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海南省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岁月见证初心,银发贡献余热
发表时间:2024-08-20 来源:海南文明网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的初心如磐石般坚定不移,即便岁月流转,银发苍苍,依旧闪耀着奉献的余热。海南省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离退休干部职工第七党支部(以下简称第七支部)的老党员们,就是这样一群用实际行动诠释“岁月见证初心,银发发挥余热”的典范。

坚持党建引领,架起老干部党群“连心桥”

第七支部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从抓班子、带队伍下手,不断加强组织设置和班子建设,党组织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3名支委都是原海南省农垦总局的退休干部,经过党的长期培养教育,党性强、作风正,在群众眼中威信高,有奉献精神,很受党员拥护。

“多亏了第七支部和我们结对,温小莹书记时常给我们上课,老干部都很喜欢,大家参加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钡谄咧Р慷越恿档睦细刹啃∽槌稍钡诵〗?。

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第七支部遵循“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参加活动和发挥作用”的原则,创新性地推进老干部党支部、老干部小组、老干部志愿队“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

这一举措,不仅让老干部们找到了归属感,更激发他们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热情,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外,第七支部还充分利用老干部们的文艺特长和广泛爱好,以党组织为核心,引导党员老干部自发成立丰富多彩的兴趣团队,书法摄影队、文艺宣传乐器队、老年太极队等。   

第七支部,这座由党建引领的“连心桥”,不仅让老干部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更激发了他们为社会贡献余热的热情。

规范组织生活,掀起老干部党群“学习热”

自第七支部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将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首位,把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作为基础。

这些年来,第七支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努力使学习活动经常化、组织生活规范化,让党员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理论学习方面,第七支部依托“三会一课”这一基本平台,结合时事政治教育,定期组织集中学习,使老党员和老干部小组成员在研讨中坚定信念,提升党性。

对于行动不便但学习热情不减的老同志,第七支部创新实施“送学上门”服务,确保每位老党员都能享受到学习的机会,实现学习教育的全面覆盖。同时,积极推广线上学习平台,引导老党员关注“海南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线上学习载体,利用碎片时间深化理论学习。

为确保支部活动的制度化、标准化与常态化,第七支部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党内制度,包括支委分工负责制度、送学上门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及正能量活动宣传制度等,明确了各级职责,强化民主监督与群众参与,做到年初规划、年中自查、年末总结的方式,确保支部工作有序开展,成效显著。

此外,第七支部还注重创新学习方式,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增强学习实效。通过组织党史知识竞赛、党的二十大知识问答、红歌联唱、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同志的精神生活,更激发了他们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创新发挥作用,打造老干部党群“志愿军”

这些年来,第七支部注重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们的示范带头,越来越多的老干部源源不断加入到团队中来,形成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高的老干部志愿服务“铁军”。

第七支部成立“银辉关爱互助小组”,由支委带领相对较年轻的老同志与年长的老同志分成3组结对,开展常态化关爱帮扶。支委每月都会联系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至少1次,为其提供生活关爱与帮助,做党内的“暖心人”,让他们能够“有困难就找党员”。

72岁的党员符亚妹得知原海南省农垦总局机关退休干部的遗孀在解决低保问题上有困难后,主动了解相关政策,为其答疑解惑。

新冠疫情期间,党员蔡跃雄、蔡育强、邓小江等同志主动挨家挨户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菜及生活用品;支部书记温小莹更是带领30名党员、群众,穿上红马甲奔走在“疫”线,成为华垦社区各个核酸采集点的秩序维护员、信息录入员。第七支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是帮助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不仅如此,第七支部的党员们还充分发挥着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邹好平、陈汉亮、陈高以书法、诗词、绘画等形式,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加油鼓劲,陈素卿则带领欢乐腰鼓舞队,用歌舞表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老党员们还积极参与交通疏导、消费助农、环保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

老骥伏枥亦有志,夕阳堪比朝阳红。海南省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离退休干部职工第七党支部始终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发挥余热、贡献“银发”力量。(作者 王思敏、江钰苗、王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