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海南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偏远山区的暖心“医”靠
发表时间:2024-12-21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原以为,这趟住院治疗得花好几万元了,家里人都很犯愁,没想到这么‘省钱’!”近日,58岁的张阿姨因脑出血等病症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白沙黎族自治县分院(以下简称白沙分院)治疗了16天后基本康复,一家人在办理出院费用结算时长松了一口气。

费用结算单显示,此次住院医疗费总额为7368.2元,其中,医疗报销金额6640.3元,张阿妻只需自付727.9元。

“一年里,为广大病患省了将近1000万元?!卑咨撤衷禾峁┑耐臣剖菹允荆刂?2月中旬,今年该院门诊诊疗数量已超15.8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5万人次,但门诊与住院次均费用呈现下降态势。

在白沙分院院长王开琼看来,门诊与住院次均费用下降的背后,既源于临床医生本着医者仁心坚持“慎开药”“省用药”,更得益于在白沙加速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大背景下,医院管理团队通过精细化管理等举措,在提高优质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药品、耗材等不合理性支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地老百姓“看病贵”等难题。

为更好地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实现区域均衡布局,2023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与白沙县人民医院达成托管签约,由海南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白沙县人民医院,双方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升白沙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导师制实施方案、现场教学、病例讨论、手术演示等方式,选派当地医疗、护理、医技、病案、医学装备等领域骨干前往海南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做好“传帮带”工作,让白沙百姓在县域内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实惠的医疗卫生服务。

王开琼是海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此行远赴白沙担任医疗托管“班长”,首批与其同行的还有来自外科、儿科、内分泌科、血透、心血管疾病、呼吸危重症、麻醉、急诊急救、中医和康复医学等20余名医疗骨干,其中副高职称以上的医疗专家为8人,在尽快摸清底数与短板的基础上,该院管理团队结合建设县域医共体实际,随之开出了一剂剂“处方”。

“终于有儿科门诊了!”2023年8月,白沙分院儿科门诊正式开诊,这让不少年轻家长为之“兴奋”。此前,由于该院并未建立儿科,儿童患者就诊只能到综合内科,但医生大多只接诊感冒、发热、腹泻等小儿内科的普通疾病,遇到病情较重或病因不详的患儿,一般就会建议转送至其他市县诊治。此次履新儿科主任的是省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海南省罕见病与遗传代谢病学组委员陈泽福,在各方努力下,该院儿科门诊目前已常态化开展儿童常见病及特色康复诊疗项目,并围绕儿童遗传代谢病、内分泌、血液净化、罕见病等专业开展诊疗工作,帮助白沙的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据统计,一年多以来,白沙分院先后开设了儿科、肝胆外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耳鼻喉科等多个专科门诊,引入了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并开设国际门诊、MDT门诊,填补了白沙县域在医疗学科、技术、项目方面的多项空白。

在优化县域诊疗体系的同时,白沙分院还致力于将更多优质资源下沉至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偏远乡镇卫生院,也有专家常态化坐诊,看病不用跑县城了。”青松乡位于霸王岭山脚下,距离白沙县城足有50多公里崎岖山路,自去年起,白沙分院针灸老年科副主任医师蔡燕每周定期坐诊该卫生院,提供针灸治疗等特色诊疗服务,并“传帮带”谢秋萍医师等当地医护开展工作,这对当地膝关节疼痛等慢性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福音”。

自去年5月起,白沙分院依托中医资源优势,在七坊镇社区医院开设中医馆,推出微创无痛针刀疗法、宫氏脑针等特色中医诊疗项目。据悉,截至目前,中医诊疗服务已覆盖全县11个乡镇卫生院。茶城院区自2023年改造提升后就“变身”为白沙黎族医药体验区,新添了熏蒸室、药浴室、足浴室、中医特色治疗区、中药展示间等,由省人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陈星余与白沙本土名医坐诊提供黎医熏蒸疗法、苗药药浴、拔罐、按摩等特色治疗项目。

“远程会诊、电子病历真是太给力了?!比缃瘢飨缯蛭郎旱背〔杉搅朴跋褡柿虾?,即可邀请白沙分院专家团队远程共同会诊,既提升了诊疗实效,此举让不少患者十分信服放心。与此同时,白沙分院还创新机制开设智慧中药房,可为各乡镇卫生院代煎中药,并形成闭环配送上门,为患者带来更多安全保障与便捷服务。

新增25项新技术新项目、已开展96次义诊活动共计惠及6000余患者、推出“光明行动”将为2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背景下基层中医诊疗体系的建立》获得第二届全国医共体建设优秀案例奖……白沙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白沙分院优质医疗资源已常态化下沉全县11个乡镇;接下来,将统筹资源加快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让当地患者享受更优更强有力的“医”靠,持续提升百姓福祉。(记者 曾毓慧  通讯员 何世龙 陈静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