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再次强调,要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我们应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
作为拥有较多农村人口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当前,海南省正在推进移风易俗、乡风培育等工作,可培育“村咖”文化,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和乡村的文明程度。
发挥“村咖”的交往功能,培育文明新人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认为,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活动、实践以及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受到物质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精神生活。
“村咖”搭建了城乡交往的平台,城里人来到乡村开咖啡馆,让农村老宅变身花园咖啡馆,还吸引大批人来到农村,扩大了社会交往的半径,摆脱了社会交往的茧房,带来了咖啡的仪式感,让城市文明下沉乡村。对于当地农民而言,“村咖”的出现提供了学习现代文明、提升文明素养的机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因为共同兴趣走到一起,互相学习、相互影响,潜移默化中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发挥“村咖”的引导功能,培育文明新风
“村咖”不仅是一个提供咖啡饮品的场所,而是一个集文化交流、情感互动、审美体验于一体的空间。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乡村生活美学。
作为现代文明的符号,咖啡带来的不只是生活美学,更是社会秩序和美好愿景。有咖啡的生活是美好的,有仪式感的生活是值得尊重的。相比于柴米油盐的基本生活需要,“村咖”代表的是向往的生活。
一杯咖啡,一次赴约,一段愉悦的时光,可以超越物的限制,让个体实现精神上的自由,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引导个体向善向上,“村咖”带来的是文明新风。
发挥“村咖”的教育功能,培育文明理念
近年来,“咖啡+景区”“咖啡+民宿”“咖啡+露营”等元素的组合逐渐成为乡村旅游新风尚?!按蹇А备绱宕吹牟恢皇亲式稹⑾押途鸵?,还有人员的交往、观念的改变和文明的提升?!按蹇А钡某鋈腿认?,不仅成为乡村文旅的“流量密码”,也是链接城乡的消费新场景,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
作为“万物跨界”的好搭子,咖啡可以和多种业态融合,成为社会交往、信任关系建立的媒介??Х绕?,可以让人摒弃前嫌,握手言和??Х扰模梢岳降木嗬?,传递关爱。如果说咖啡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润滑剂,“村咖”则是解决社交困境、重回现实世界的场域。
“村咖”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乡村的魅力与价值,激发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开启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模式的乡村变革??衫谩按蹇А保罱ㄎ拿鞯某【?,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文明的理念,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助力文明村镇的创建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村咖”的发展始于市场的逻辑,但也可能会陷入“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竞争泥沼,可能会出现淡旺季明显、客流量不稳定等问题。因此,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从交通、环境、住宿等方面入手,提升“村咖”的口碑和竞争力。以“村咖”建设为契机,推动乡村旅游“串点成线”,将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拓展“咖啡 +”产业链和服务链,推出特色产品,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游客的消费体验。
同时,利用咖啡馆开展非遗传承、家风家教等文明素养提升活动,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文明素养,营造文明的旅游消费环境。利用“村咖”的公益平台,开展“村咖+小英说理”“村咖+大昌叔小屯妹”“村咖+‘亲加奔’”等形式的宣讲和志愿服务。利用“村咖”的议事功能,发挥返乡大学生、乡贤、退役军人的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因此,地方政府既要看到“村咖”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也要看到“村咖”在基层治理、文明提升中的功能作用,为“村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围绕“村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聚人气,接地气,让乡村咖啡馆变成乡村的文化礼堂。(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杨秀侃)
原标题:文化茶座 | 培育“村咖”文化 提升乡村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