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政课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企业、科研基地;开设特色十足的本土校本课程,拓展思政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海南中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将“三个课堂”融入思政课建设,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
聚焦第一课堂,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引导
“如何区分村民会议和村民委员会?”“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区别是什么?”……近日,在海南中学高三年级的一堂政治课上,老师通过课件展示学生们预习时提出的问题,时而播放视频案例,时而图文并茂地讲解,在抽丝剥茧的辨析中,各个知识点一目了然。这是海南中学坚持在第一课堂进行改革创新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海南中学利用议题式、辨析式、活动型课堂,推进思维导学法,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海南中学有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海南中学积极参与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构建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程体系,做实全方位、浸润式的思政教育大课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聚焦第二课堂,突出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
“庭审”现场,扮演审判员、公诉人、证人等角色的学生正襟危坐、深情严肃;旁观席上,师生们紧跟“庭审”进程,全神贯注。如此一幕,在海南中学《模拟法庭》校本课堂中并不陌生。
海南中学有关负责人介绍,立足海南自贸港建设实际,海南中学陆续开设了《逐梦自贸港》《热点聚焦》《海南本土文化赏析》《美丽的南海我们的家园——南海通识教育》《模拟法庭》等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拓展思政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除了开设校本课程,海南中学通过组建模拟政协社团和模拟法庭社团,以社团为平台,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法治历程、生态环境、抗疫、海洋?;?、乡村振兴、国家安全、残障人士合法权益等社会热点问题并开展研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努力提升核心素养。
为筑牢团员思想阵地,海南中学成立青马工程培训基地,青马班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开展了八期主题培训,结业学员800余人,学习近100课时,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600小时。
聚焦行走的课堂,突出社会实践与情感体验
“大思政课”是行走的课程,既是实践活动课程,也是经验体验课程。走进博物馆与时光对话、在革命遗址回望峥嵘岁月、深入黎乡苗寨寻觅发展之?!昀矗D现醒Ы岷涎缁崾导疃?,围绕“五色教育”主题,带领学生走向田间地头、工厂企业、科研基地,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发现真问题、研究真问题,用知识解决真问题,在实践中收获真知。
“在近三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撰写了100多篇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新农村建设、海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海洋意识培养等方面的论文。”海南中学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该校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携手共建综合实践基地,建立了包括临高角革命纪念园、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深海研究所、鹦哥岭自然?;で?、石塔村劳动教育基地、海南省规划展览馆在内的109个实践基地。
利用假期时间,海南中学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生涯规划教育体验课程,带领学生走进顶尖高校、一流科研基地及各行业顶尖企业,为学生提供“沉浸式”职场体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力与特点,全面了解行业及专业相关的能力需求及发展路径。(记者 张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