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百花村聚焦本村年轻人外出流动多、自身文化“造血”少的问题,加强阵地建设、丰富活动载体、倡导移风易俗,于今年初获得“第四届全县文明村”的荣誉称号。如今,百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继续坚持党管农村党建,巩固拓展文明村成果,力争在文明乡风建设中再进一步,让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富足。
图为百花村村民参加黎族服饰纺线培训。
欲深究乡风问题本源,先跳出当下看长远。百花村从本村历史背景和发展前景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文化特色,将黎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黎族服饰纺线技艺相结合,积极与黎族服饰奥雅文化公司合作,组织本村少数民族妇女参加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培训。通过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和实操演练,百花村民以个体带动群体,逐步铺开黎锦手工纺线技艺传承工作,为百花村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图为百花村营根二队进行房屋整村拆旧建新民主表决。
欲厚植乡风文明土壤,先破解难题促发展。百花村被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束缚手脚,难有大作为,如今村民们迫切希望改变现状。要想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村民生活丰富多彩、移风易俗蔚然成风,就需要先解决百花村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营根二队许多农户的平层砖瓦房已无法满足群众的居住需求,村民迫切希望拆旧建新;村内漫水桥每逢下雨或涨水就会被淹,村民赶集、行人过路、孩子上学,往往出行受阻。为此,2024年6月,以营根二队整村推进拆旧建新的重大民主表决事项在百花村拉开序幕,短短一个多月时间,80多户村民达成统一意见,全票通过整村拆旧建新工程。人心齐,泰山移!这是百花村营根二队在整村推进民主决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这一村民自治组织积极作用的一幕。村民们积极与设计院沟通绘制全村房屋统一外立面,承诺主动留出主干道方便村内双向车辆通行,以工代赈方式承接“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与此同时,营根二队漫水桥也被纳入改建计划并于2024年8月动工实施。目前,该新型桥梁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中,建成后将极大方便过往村民出行。
图为百花村营根二队新型桥梁正在紧锣密鼓施工。
截至目前,百花村营根二队共召开村民代表会议11次,表决通过房屋拟建面积、拟建户型、拟建层高、资金来源、资金监管、施工方选择、基础设施修建等7个事项,其中已有3项表决通过的事项得到落实办理,其余事项也在顺利落实中,村民满意度较高。在“村民议事会”基层民主治理平台上,百花村村民将决策、管理和监督首尾相连、有效整合,切实保障自身权益,有效破解利益纷争。
图为百花村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
欲强化乡风文明建设,先提升“三治融合”水平。全面推进“三治融合”,是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目标的必经之路。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百花村始终坚持以自治为基、以法治为纲、以德治为要,通过“三治融合”模式营造良好风气,培育文明新风,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在“自治”方面,构建“党支部统领—村“两委”主抓—村正副组长带头”三级联动体系,划分一级网格3人,二级网格6人,三级网格18人,组建一支善谋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基层党组织班子,通过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扎实推进村级日常事务管理。在“法治”方面,强化学习宣传引导,委托乾森律所现场为村民解说《民法典》,通过生活中的常见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日常法律问题。目前已开展宪法、刑法、民法典、行政法等多场宣传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同时,以法治电影、法治小故事、法治宣传栏等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营造法治社会的良好氛围。在“德治”方面,挖掘道德小故事,开展道德小讲堂,评选最美村民、最美家庭、致富能手、技术能手等示范典型,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村民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