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这份村规民约,我们家终于分到宅基地了!”4月17日下午,儋州市王五镇流方村委会王五村民小组办公室,村民王木贤看到村里的一份宅基地分配名单,有了“定心丸”,困扰他多年的烦恼解决了。
这个宅基地,年过半百的王木贤,一直在焦急等待。原来,他有4个儿子,其中3个都已经娶了媳妇,孙子辈也陆续增员,但是一家人还挤在100多平方米的老屋,明显不够住了。王木贤多次向村民小组申请,想要却不可得,烦恼不已。
其实,王五村不是不想分,而是没有地分。每次碰到王木贤,王五村民小组长王正光都会掏心窝,道出村民小组的烦恼。但是,随着一份管用的新村规民约的出现,宅基地的问题逐渐有了着落。
这份村规民约长啥样?记者在村民小组办公室看到了它,一共37条,分为4章,分别是社会道德与安全规范条约、集体土地管理条约、宅基地改革管理条约、法律责任。和一般的村规民约不同的是,王五村民小组的版本除了写入道德规范要求外,还针对集体土地、宅基地,制定了23条具体条款,有规定、有程序,实际操作性较强。
“你瞧,这里以前的画面,很多村民盖了房,房前屋后的地都给占了。有的围起来养鸡养鸭,有的搭个小车棚,还有的弄个杂物间……”提及村规民约出台的缘由,王正光翻开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了此前他随手拍的场景。为了更直观,便于和如今的版本对比,他还给记者找出了以前的一些村规民约文本。
他坦言,以前的村规民约,内容很笼统,也很难操作执行,最终沦为一纸空文,被束之高阁。由于缺乏有效约束,“公私不分”,该村多年来宅基地乱象频发,不少村民占用了村里的公共用地,尤其房前屋后是重灾区,导致该村没有宅基地可以给新分户的村民。后果是,近年来,王五村成家的村民越来越多,不断添新丁,有王木贤一样烦恼的村民不断增多。
如何破题?王五镇新一届党委、政府着眼加强乡村治理,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于2021年11月出台推进村(居)规民约制定修订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镇党委书记、镇长挂帅的工作专班,明确各村(居)宣传动员和民意征集、拟定草案、提请审核、审议表决、备案公布等程序,全域常态化推进,持续涵养文明乡风。
“村(居)规民约的内容要区别于法规政策,区别于群众行为指南,不搞面面俱到,力戒多而全、空乏笼统。”王五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符秀山说,结合村情居情,重点聚焦规范日常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群众权益、调解群众纠纷、引导民风民俗等5方面进行细化,确保制定接地气、连民心、促和谐的管用的村(居)规民约。
王五村民小组成为第一批先行者,经过宣传动员和民意征集、入户走访、征求律师意见、村民代表大会审议、村民签字等环节,通过数月的努力,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全新的村规民约于2022年1月6日正式出炉。
王正光介绍,依据村规民约,该村对宅基地用地进行了清理,做了统一规划,腾出可以利用的“净地”,同时,征集群众宅基地需求,入户走访踏勘,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目前,首批急需建房的43户村民名单出炉,每户村民可分得不超过175平方米的宅基地地块。(作者 曹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