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九日,市民游客利用周末时间来到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山尾头村,体验渔家乐、赏红树美景、品尝特色海鲜。 记者 张茂 摄
编者按
为进一步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群众、凝聚党心民心、扩大社会共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海南日报今起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记者蹲点”专栏,派出一批记者深入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校园、各类“两新”组织开展蹲点调研,展现全省上下以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良好风貌和具体行动,敬请关注。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び畔?、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ぱ劬σ谎;ぷ匀缓蜕肪?,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车亩蟊ǜ?/span>
从空中俯瞰???,浓淡相宜的绿色最先撞进眼帘,而湿地又是最活泼的那一抹。
掩映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でㄒ韵录虺贫郏┑拇写淅铮?1月15日上午,阳光照射在未干的雨珠上,??谑忻览记莘嵴蛏轿餐反宓那嘧┖焱吒酝ㄍ?、清亮。
太阳还没到最烈的时候,村子先“热”了起来。三五成群的游客穿梭其中,为红树林之美和“万鸟齐舞东寨港”而来。
村里的连理枝渔家乐也“热”了。
“老黄,又忙着呢?”东寨港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领着海南日报记者进店,远远地冲柜台打了声招呼。员工正在为中午的营业做准备,老板黄阳则忙着整理店里的宣传材料。
50岁的黄阳在东寨港长大。他记得儿时红树林的绿意和生机,也难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东寨港周边的养殖业越来越多,环境都被破坏了。留下来的村民继续打渔,一年赚不了几个钱。想搏一搏的,就离家去城里打工了?!彼簧鞠ⅰ?/p>
百姓之困也是发展之困,生态宝库不能沦为生态欠账。2013年以来,海口大力开展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和红树林造林工作,清退养殖塘5776亩,修复红树林4523亩,新增红树林4731亩(退塘还林3260亩,滩涂造林1471亩),累计投入3.99亿元。
“你对环境越好,它就回馈你越多?!弊魑右等嗽焙投鄣钡厝?,冯尔辉对一组数据烂熟于心:如今,东寨港的水质从过去的劣Ⅴ类提升为Ⅲ类,鸟类记录从180种增加到219种,鱼类记录从129种增加到165种。
说话间,他掏出相机,指着画面中的琵鹭说:“就拿大家感受最明显的候鸟来说,‘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近几年重现东寨港,今年第一批来过冬的就有20多只,创有记录以来历史新高?!?/p>
东寨港的变化,也让黄阳和家人嗅到商机,毅然返乡创业。
从餐饮起步,收获第一桶金,黄阳一家又带头成立乡村民宿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增收。大家把自家村居改造成特色民宿,并逐渐发展出集餐饮、民宿、会议、会展、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渔家乐。如今的山尾头村已是“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连理枝渔家乐也成了“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
黄阳笑言,店里雇了38名老乡当服务员,还是常常忙不过来;民宿眼下有二三十间客房,一到节假日就爆满……
“不管是候鸟多了,还是日子好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东寨港变美了?!绷礁隼舷缱谝黄穑鲂矶喔锌?。
说到兴奋处,冯尔辉忍不住拍了拍黄阳:“前两天的新闻里说,政府要投资几个亿,做东寨港生态修复项目。我就盼着早日开工呢,到时候家乡还会更好、更美?!薄翱蠢疵袼抟ソ衾┐蠊婺A?。”两人相视,哈哈一笑。
??谑辛忠稻值匙槭榧恰⒕殖で橹ち怂堑钠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我们将坚持以生态保护修复为主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海南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贡献力量。”
当前,??谡糇ド薷聪钅拷ㄉ瑁呋隙山ê?诙危⑾焖?、三十六曲溪、潭丰洋等区域生态修复项目落地;优化自然?;さ毓芑ぬ逑?,尤其是在东寨港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完成《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2—2030年)》修编,实施东寨港(三江湾)生态修复项目,并同步开展生态监测、珍稀濒危物种?;さ裙ぷ鳌?/p>
东寨港之变,美了环境、富了乡亲,而今,还要书写下一章。(记者 习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