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亚育才中学兴趣班,学生正在学习织黎锦。本报记者 刘琪成 摄
有的学生席地而坐,腰上固定着腰织机的一端、足尖撑起另一端的脚踏;有的学生侧身坐在老师身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黎锦技艺……这是记者近日在育才生态区育才中学黎锦兴趣班里看到的场景。
黎锦和苗绣是育才中学近年来开设的特色课程。2016年9月,该校邀请三亚市级“黎锦传承人”黄青梅参与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大多已掌握基本的织锦技艺。记者在黎锦教室看到,每名学生手中都有一段长短不一的黎锦。有的在织动物纹,有的在织鸟纹,有的则以同学为“模特”编织人形纹。除了传授黎锦技艺外,黄青梅还会引导学生学习黎锦相关文化,让他们深入感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黎锦图案,或记录黎族同胞生产生活的所见所闻,或表达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被魄嗝犯嫠呒钦撸枳迨且桓鲋挥杏镅悦挥形淖值拿褡?,黎锦作为黎族文化的载体,应该更好地传承下去。学生学习能力强,让他们学黎锦技艺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也能让他们传承黎族传统文化。
如今,在黄青梅的课堂上,不仅有女学生,还有男学生;不仅有黎族学生,也有汉族学生。他们认真地在黄青梅的教导下研习织锦技艺。“我们作为黎族的年轻一代,要好好学习黎锦技艺,不能让它失传?!痹谘《壑校跏且患芸炖秩床患虻サ氖?,必须用心去织。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挖掘、研究、?;?、传承黎锦苗绣技艺,2022年11月,三亚育才生态区教科卫健局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托三亚育才中学学校展览馆,建立了社区教育黎锦苗绣传承示范基地,并通过开设黎锦兴趣班、黎锦手工体验课程等方式,培养更多黎锦苗绣技艺传承人,促进黎锦苗绣生产、教学、研发、培训、展示、交流一体化发展。
“除了每周一至周四固定在育才中学开设的黎锦兴趣班外,我们还会在马亮村委会不定期地举办黎锦技艺培训班,目前已举办6期,参与人数超过100人次。”三亚育才生态区教科卫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还将扩大培训范围,走进辖区各个村(居),力促黎锦苗绣技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