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果园摘“稔”寻味童年
发表时间:2024-06-28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文化周刊 | 果园摘“稔”寻味童年:采摘新宠桃金娘

“六月六‘山尼’逐粒熟,七月七‘山尼’熟到甩?!闭饩浜D纤子镏械摹吧侥帷?,说的是山间野果桃金娘,又名山稔子。一到夏秋季,桃金娘的香气在山间四溢,引得众人上山采食,或拿到市场上售卖,是80、90后儿时的常见零食。

作为野果的桃金娘,曾经难觅踪迹。幸而有部分农户将其栽种于果园中,供游人采摘赏味,留住那记忆中的酸甜。

桃金娘果。 记者刘宁玥 摄

深山摘果野趣十足

桃金娘是一种灌木,一般在1至2米高,深绿色的叶片呈椭圆形,散发着皮革般的光泽。未开花时,它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并不起眼??梢坏交?,它便占据了“C位”。

5至6月,这种灌木最外侧的一截嫩枝上,会绽开一朵朵或淡粉,或洁白的小花。接着花瓣掉落,花萼底部逐渐鼓起,长出拇指盖大小的酒杯形果实,果皮由青变黄、由黄转赤,最终变成紫黑色,这时便可以入口下肚了。

其独特的风味,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早有描述?!敖嶙尤缏砣椋米峡墒?,殊甘美,中有细核,并嚼之,瑟瑟有声?!彼凇逗F崧肌分行吹溃医鹉锊唤鱿闾鹂煽?,还结满了小籽,颇有嚼劲。

桃金娘果实圆润小巧,枝条极富韧性。单用拇指、食指捻取,一不小心,果实便从手中滑脱。如此美味,失之可惜!因此,人们往往反手捻果,将掌心朝上,呈“托起”的姿势,让摘下来的小果稳稳落入手掌中。

这门摘果技艺,是不少海南人儿时的“必修课”。“每年六七月,我们村里五六个小伙伴结伴上山,见到漫山遍野的‘山尼’,乐得哈哈大笑,接着四散开来,钻入丛中找果?!奔易×晁枳遄灾蜗氐摹?0后”李丽丽,如今已结婚生子,提起桃金娘,仍乐趣十足,“那时,不吃到牙齿变黑,不把果实塞满裤兜和竹筐,谁都不肯回家。”

和李丽丽一样,海南人记忆中的桃金娘,不仅有入口时的甜美,还有丛林中若隐若现的小脑袋瓜,摘果时枝条被扯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一捻一扯的利落干脆与满足,以及一面吹着吱吱呀呀的风扇,一面与家人嚼果闲谈的温馨。

小游客在采摘桃金娘。琼中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果园重拾童年记忆

“尝试发展桃金娘种植产业,主要出自回忆和情怀。”近日,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原始农夫家庭农场的桃金娘采摘园开园迎客,负责人吴全忠带领海南日报记者参观采摘园。放眼望去,25亩桃金娘密密麻麻地铺满山坡,枝头的花、果若隐若现。

“以前,父母让我们上山放牛,我们盯着牛嚼草,嘴里不禁闲得慌,满山找桃金娘果子当零嘴?!蔽馊腋锌厮担骸昂罄矗颐嵌伎闹种簿米魑?,家门口的桃金娘树越来越少?!?/p>

2017年,正当他决心返乡创业,思考该发展什么特色产业时,家人提起吃桃金娘的往事,给了他灵感。于是吴全忠花四个多小时走进大山深处,取果实和枝条,尝试移栽到自家林地,没想到十分顺利,就这么建起了?!罢馐窃揪统ぴ谏缴系墓?,几乎没有什么病虫害,再施一些有机肥,果树就能长得很好。”他说。

入园采摘桃金娘,别有一番乐趣。头戴一顶草帽,手拎一个小竹筐,沿着坡地往上边走边捻,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筐。

“这几年,各地的游客听说我种了桃金娘,纷纷过来采摘体验,我再拿赚到的钱好好装点农场。”果园外,吴全忠在300余亩林地间开辟了两方鱼塘,增设了户外露营休闲区以及种植研学区,还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周边市县举办旅游和市集活动,纷纷向他订购桃金娘果。2023年,原始农夫家庭农场总收入达到50万元。

“记忆中的味道,让我想起了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前来观光体验的游客蓝曼与伙伴们在园区拍照打卡,在露营区饮茶吃果,久久不愿离去。

靠着家门口的风景和故事吃上“旅游饭”,彻底扭转了吴全忠的发展思路。他正学习生态化的造景手法,利用家庭农场的自然资源开发新业态,带动周边村民加入桃金娘的种植与采摘中。(记者 刘宁玥)

相关新闻
年味食足 非遗美食中的团圆密码 (2025-02-11?|?海南日报客户端)

临高角:渡海登陆点续写新时代红色精神 (2025-04-17?|?海南日报客户端)

把“海南”带回家 (2025-04-15?|?海南日报客户端)

用艺术点亮海南乡村 (2025-04-11?|?海南日报客户端)

薛美丽:从“门外汉”到“护鸟使者” (2025-04-07?|?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屯昌年俗千百味 (2025-02-04?|?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儋州红鱼:鸿运当头 年年有余 (2025-02-03?|?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丰味海南年年“糕” (2025-02-02?|?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海南人无鸡不成宴 (2025-01-27?|?海南日报)

文物里的黎风苗韵 (2025-03-31?|?海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