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始于工具 成于艺术
发表时间:2024-05-31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文化周刊丨指尖上的屯昌竹编:始于工具 成于艺术

自远古以来,竹子走进人类的生活,逐步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竹文化。无论是“形而下”的竹编器物、还是“形而上”的君子风范,竹在人们心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海南屯昌,竹韵生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其遍地有竹的地域风貌。当地人世代依竹而居,就地取材制作经久耐用的日常物件。恰如苏东坡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比绻挥兄?,他们的衣食住行,恐怕不会是今日这般模样。

屯昌县南坤镇吕狗村村民编制箩筐。

无竹不成家——

融入生活的竹编器具

箩筐、鸡笼、提篮、畚箕……走进一户户的屯昌农家,地上放的、墙上挂的,不少都是朴实纤巧的竹制器物,整间平房竹香四溢。

有了竹器,才能安居乐业。据传,“屯昌”之意为屯荒垦植,以图昌兴。此处为荒地,明末清初战争频繁,中国东南沿海避荒逃难之民,纷纷来此繁衍生息。这些懂得竹编技艺的先民发现,当地的竹子材质好、生长速度快,因此取野外的竹子栽种在房前屋后,并制作了大量竹质生活生产器具。

扬米去糠使用畚箕,下河捞鱼装进鱼篓,外出随身携带提篮,到婚丧嫁娶或“公期”等特殊的日子,宴席上必定出现盛放瓜果的箩筐……他们结合本地材料的特点和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改造并融合各种工艺技巧,逐渐形成了“屯昌味”浓郁的屯昌竹编传统工艺,并流传了下来。

在屯昌竹编中,有一种十分特殊的竹编品,叫做“巩篮”(海南话音译)。比一般的背篓大许多,两头小肚子大,还加上了盖顶。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特殊竹制品,据老一辈竹篾匠回忆,当时局势动荡,一遇战事,便要举家收拾行李逃难,因此大家都编织这种特殊的器具收纳被子、衣服等用品。不过,随着人们的生活安定下来,巩篮失去了它的作用,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生活中。

无竹不立业——

精湛的竹编技艺

过去,抱着“艺多不压身,用时不求人”的心态,家家户户都跟着祖辈学习竹编技艺。屯昌曾组织多次民间技能大赛、农博会竹编创意竞赛等活动,供这些民间手艺人一展身手。其中有些老人两鬓斑白,依然游刃有余,巧手翻飞,两个小时就能编好一个竹筐或竹篮。

屯昌县南坤镇吕狗村村民张太湘就是一位手艺精湛的竹编艺人,从16岁开始,就跟随村里的老人种竹、编竹制品;如今年近七旬,依旧客似云来。

经年累月与竹打交道,张太湘的双手布满老茧,指节有些变形。

5月29日,记者来到张太湘家中,了解制作竹编的工序与技艺。他向记者展示摆放着刚砍回来的白竹,竹身颀长,竹节分明?!拔乙话阊≡?年左右的新竹,竹身足够长,纤维还十分柔软?!彼槐呓樯?,一边操起篾刀,破竹、起篾、分丝、刮青一气呵成,地上只剩一根根长而细的竹丝和篾片,有的保留了竹青色,有的则显露出明黄的肌理。这些竹丝在太阳下晒干,散去水汽,变得韧性十足。

编织箩筐一般分为起底、编织、锁扣三步。张太湘先将约10根长度相仿的明黄色篾片,交叠形成车辐状,再取竹丝一点点编出箩筐的底面。之后,他加入10根青色竹篾条,构成筐身的经篾,接着取竹丝一层层挑压交织,竹筐渐渐显出轮廓,最后加上一圈绞丝状的收口,一气呵成。成品朴实纤巧,富有自然的气息。一天,他只编织一对箩筐,能卖90元。

箩筐底部的形状。

无竹不成景——

古村竹韵引客纷至

随着社会发展,编竹器的人少了,竹子的身影却从未消失,它们的生命力反而愈发旺盛,成簇交叠成绵延的竹海,为周边居民带来荫凉,更成了吸引游客慕名而来的风景线。

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当数南坤镇美鹤园村。在这个百年老村中,400多亩连片的竹林,绿竹猗猗,枝叶扶疏。远远望去,丛丛浓绿中,低矮的民居若隐若现,愈发显得林子空旷。踏步青石板路,清风从面颊徐徐拂过,带来阵阵荫凉;听着耳边传来流水潺潺、蝉鸣阵阵、枝叶窸窣,心一下子静了下来。如此美景,莫说惹人喜爱,连候鸟都年年如期造访。相传,美鹤园村一名正由此而来。

这里的人从砍竹用竹,变为赏竹惜竹?!爸灰炱?,我们老两口就在村里逛一逛?!贝迕裾殴鹑傩老驳厮?,近年来,美鹤园村经过修整和重新打造,在保留了古韵的同时,新建了网红打卡点和观景线路,为宁静的古村带来了人气。

如此美丽的竹林,与悠久的竹文化交相辉映,才有经久不衰的魅力。近年来,屯昌县将竹编技艺纳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引导年轻人学习这门历史悠久的手艺,?;ず痛泻弥癖辔幕耐保窳肿⑷肱ê竦娜宋牡自?。

本文图片均由通讯员林小丹提供

相关新闻
年味食足 非遗美食中的团圆密码 (2025-02-11?|?海南日报客户端)

临高角:渡海登陆点续写新时代红色精神 (2025-04-17?|?海南日报客户端)

把“海南”带回家 (2025-04-15?|?海南日报客户端)

用艺术点亮海南乡村 (2025-04-11?|?海南日报客户端)

薛美丽:从“门外汉”到“护鸟使者” (2025-04-07?|?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屯昌年俗千百味 (2025-02-04?|?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儋州红鱼:鸿运当头 年年有余 (2025-02-03?|?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丰味海南年年“糕” (2025-02-02?|?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海南人无鸡不成宴 (2025-01-27?|?海南日报)

文物里的黎风苗韵 (2025-03-31?|?海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