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中共琼崖特委三进六芹山谈其在琼崖革命斗争中的地位及意义
日军侵琼后的 1940 年冬,国民党琼崖当局置抗日大局、民族大义于不顾,疯狂进攻美合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反共逆流,澄迈地方党组织和民主政权遭到了严重破坏。面对日伪军的“蚕食”“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大肆“清剿”,中共琼崖特委决定尽快恢复和发展澄迈及琼崖西路的工作,派李独清任澄迈县委书记,开辟了以澄迈县六芹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六芹山革命根据地是在琼崖抗日斗争最残酷、最困难的时期建立起来的。在琼崖革命斗争中的几个关键阶段,琼崖党组织选择了六芹山,六芹山革命根据地也最终胜利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对琼崖抗日斗争和随后的海南岛解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在琼崖革命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独特的地理地形优势和蓬勃发展壮大的群众斗争,使得六芹山革命根据地曾经三度成为琼崖革命的指挥中心
六芹山位于澄迈西南部,南连琼中的黎母山,北至澄迈旺商乡、仁丁乡,东毗邻琼山、定安,西接临高和舍、儋县和庆、兰洋、南丰。六芹山革命根据地因坐落于山中的六芹村 (今已废) 而得名,方圆200多平方公里,中心腹地30余平方公里,根据地中心区周围有80多个村庄,外围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山地游击区。六芹山革命根据地始建于1941年7月,至1942年春已初具规模,并发展成为琼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3 年至 1950 年期间,六芹山先后三次成为中共琼崖特委机关的驻地,书写了琼西地区的红色传奇。
1943年夏,中共琼崖特委在定安县内洞山建立抗日根据地的计划受挫后,改向琼西南发展,特委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部迁入澄迈县六芹山。1945年1月,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迁往白沙县阜龙乡文头山,开辟了白沙抗日根据地。1946年1月中旬,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独立纵队司令部洞察国民党军队围攻白沙解放区的战略意图,提前撤出白沙根据地,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民主政府再次迁到澄迈县六芹山,并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1947年 1月,中共琼崖特委、琼崖民主政府和琼崖独立纵队司令部领导机关迁驻五指山革命根据地。1950 年 4 月初,为接应大军渡海作战,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离开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入驻澄迈县六芹山,靠前指导与协助渡海作战各项工作。4月23日,即??诮夥诺碧欤氚拙月柿烨硌碌痴卮恿凵降暮谔偎?、黄竹坡驻地途经美厚、旺商、田坡、金江等地,于 25日进入??谑?。中共琼崖特委(中共琼崖区委)三进三出六芹山,并完成了影响深远的“战略腾挪”,可见六芹山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
1943 年春至 1945 年 1 月、1946 年 1 月至 1947年1月、1950年4月,六芹山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共琼崖特委 (中共琼崖区委) 机关驻地的时间前前后后累计不到3年,但在这近3年的时间里,中共琼崖特委 (中共琼崖区委) 在六芹山领导和指挥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海南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3 年春,冯白驹率部西迁澄迈,巩固和扩建六芹山革命根据地,为坚持长期抗战站稳了脚跟,为创建五指山中心根据地创造了条件。至同年夏,中共琼崖特委、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部相继迁入六芹山后,特委机关以六芹山腹地为依托,领导全岛军民开展了反“蚕食”、反“扫荡”、反封锁的斗争。为巩固六芹山革命根据地,中共琼崖特委在六芹山组织开展军民大生产运动,并建立军械厂、医院、盐市等,打破了日军的经济封锁。1944 年秋,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在六芹山革命根据地改称“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1946年间,面对中共广东区委关于“北撤”“南撤”(1946年4月与8月间,中共广东区委曾先后两次做出决定,要求琼崖独立纵队“北撤山东”和“南撤越南”) 的指示,中共琼崖特委从当时琼崖斗争的实际出发,作出了“有经历了抗战锻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一定能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如果把部队集中到海边撤离,恰恰给敌人可乘之机,部队不可能安全撤出”“部队撤走之后,再打回来是难上加难”的判断,先是在做好“北撤”准备的同时,坚持自卫反击和斗争,后是在无法请示中央的情况下决定暂不执行“南撤”的指示,并在 1946 年 9 月 23 日恢复同党中央的电讯联系后及时向中共中央请示,提出继续坚持琼崖斗争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充分肯定,使琼崖解放区这一党在祖国南疆的重要战略支点得以保存下来,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策应了全国解放战场。1946年 2 月,琼崖内战全面爆发后,中共琼崖特委在六芹山领导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粉碎了国民党四十六军的进攻。1949 年 3 月,琼崖纵队主力集结澄迈美厚,发动了春季攻势,首战告捷,扩大了解放区。1950 年 4 月,冯白驹率领琼崖区党委、琼崖纵队领导机关从白沙县红毛乡毛贵挺进六芹山,配合第四野战军四十军、四十三军一举摧毁了国民党的“伯陵防线”,取得海南岛战役的胜利。这些都是中共琼崖特委 (中共琼崖区委)、琼崖纵队在重大?;凸丶保诹凵礁锩莸亓粝碌木世匪布?。
渡海大军和接应的琼崖纵队战士胜利会师 (资料图片由丁众复制)
二、稳固的六芹山革命根据地阐释了“山不藏人,人藏人”至理名言,使琼崖革命力量在斗争中得到保存与发展
六芹山革命根据地丘陵起伏、沟坎纵横、丛林密布,虽然面积不大,地势也谈不上有多险峻,但由于连接五指山区,更兼有南渡江作为天然屏障,非常有利于与敌人周旋,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六芹山革命根据地除地形条件有利外,更重要的是有较好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开辟六芹山革命根据地初期,地方党组织就先后恢复和建立了 13 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各村组建护村队,健全了青抗会、妇救会等抗日团体,1942 年又恢复了 6 个基层村级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 10 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和各村保甲民主政权,使澄一区和澄二区的革命村庄连成一片。六芹山地区广泛的群众基础使革命队伍在与敌人周旋过程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掩护。
1940年 12月美合事变后,东迁到琼文革命根据地的中共琼崖特委在险恶的环境里继续领导全琼的抗战。在取得罗蓬坡反顽战斗等重大胜利的同时,琼崖抗日独立总队也付出了惨重代价。1941年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琼日军加紧了对琼文革命根据地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则紧密配合日伪军进犯琼文革命根据地,实行包围封锁和分割,琼崖抗战进入最残酷、最困难时期。1943 年 3 月,中共琼崖特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向琼东南转移,并组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五支队负责在内洞山建立中心根据地。由于内洞山外围属平原地区,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机动,第五支队在内洞山遭受了琼崖抗战以来最严重的损失,被迫撤离内洞山并撤销部队番号。为寻找安全的能指挥全琼抗战的根据地,特委经过研究,决定向琼西南的六芹山转移。
建立六芹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共琼崖特委、琼崖东北区民主政府、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等领导机关在最严重、最险恶的斗争局势下的一次成功的战略转移。中共琼崖特委先后三次进驻六芹山,每次向六芹山转移都扭转了当时斗争的被动局面。在六芹山,中共琼崖特委领导全琼抗日军民浴血奋战,自1943年5月至1944年初先后粉碎了日军的“蚕食”“扫荡”。1946年春,国民党四十六军发现琼崖独立纵队指挥机关转移到六芹山后,尾追而至。面对来犯之敌,琼崖独立纵队集中4个中队的兵力组织了仁洞坑伏击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六芹山革命根据地多次粉碎敌人的“围剿”,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ち酥泄睬硌绿匚陌踩?。
中共广东区委在国民党反动派撕毁 《双十协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的情况下指示中共琼崖特委“北撤”“南撤”时,当时特委机关就驻在六芹山根据地。稳固的六芹山革命根据地是坚持斗争的重要依托。天时、地利、人和使中共琼崖特委提出坚持琼岛斗争的建议,避免了因贸然“北撤”“南撤”导致大部队陷入全军覆没的危险。
三、六芹山革命根据地为开辟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也成为了冯白驹和王国兴“歃血结盟”的历史见证
六芹山与五指山区相连,有利于向人口稀少的琼岛中部纵深发展,在战略上具有独特优势;且土地肥沃,粮食丰富,群众基础好,成为琼崖革命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1942 年 6 月,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在六芹山根据地的仁厚乡武万村宣告成立,支队部就驻在六芹山。其时,第四支队由下辖2个大队发展到4个大队,兵力由初期的 300 多人壮大到 1500 多人,成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的主力部队,不仅为 1943 年中共琼崖特委西迁六芹山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为后来开辟五指山根据地打下了基础。1943 年春特委机关到达六芹山后,随着军民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以及军械厂、医院、盐市等的建立,根据地在经济上已能自给自足,从而增强了琼崖各地军民的革命信心,为开辟新的根据地做出了样板。
1943年8月,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黎族首领王国兴带领黎族、苗族人民奋起反抗,发动了白沙起义,但遭到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残酷镇压。白沙起义失败后,同年10月王国兴派吉有理、王文聪、王高定寻找共产党和红军。此后,中共琼崖特委派出武装工作组前往鹦哥岭领导黎苗群众继续坚持斗争,为在五指山区开辟革命根据地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如果说1943年和1946年中共琼崖特委两次迁入六芹山是为了避敌锋芒,那么1945年和 1947 年琼崖特委两次迁出六芹山则是主动把革命的火种撒向中部山区。1946年 12月,中共琼崖特委在六芹山加总乡召开临委书记联席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作出了关于建立以白沙、保亭、乐东为中心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决定。从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着手创建到初步形成,这时的六芹山革命根据地始终发挥着稳固后方的作用。
六芹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黎族、苗族人民一心跟党走的壮美前程。冯白驹与王国兴在六芹山“歃血结盟”的故事,至今仍传为佳话。自白沙起义王国兴找到共产党后,1944年春,中共琼崖特委派第四支队第一、二大队进入白沙县阜青、龙头两乡,发动和组织黎族同胞打击并赶走国民党驻该地的顽固派,建立阜龙乡抗日民主政府。3月,白沙县临时抗日政府成立。同年 12月,在六芹山的黑藤水岭上,王国兴等白沙起义首领见到了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人冯白驹,并与冯白驹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举行了“歃血结盟”的仪式,发誓自此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琼崖特委根据王国兴的要求,成立了一支党领导的以白沙起义战士为核心的战斗队伍——白(沙)保(亭)乐(东)人民解放团,并任命王国兴为团长。王国兴由此从一个自发的旧的压迫剥削制度的反抗者到自觉的革命者,从一个淳朴的民族起义领袖到共产主义战士,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王国兴与冯白驹的会面,让我们党和军队进入五指山区搭上了“快车”,加速了建设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步伐。建国初期,毛泽东给予王国兴高度评价:中国少数民族自发起义,主动寻找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王国兴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人。六芹山“歃血为盟”开启了黎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干革命、永远跟党走的新纪元,无论是在革命时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六芹山革命根据地在琼崖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回顾六芹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中共琼崖特委三进六芹山所凸显的重要战略意义,将激励我们继承琼崖精神,弘扬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廖锡贵 王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