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水草纤纤生南国
发表时间:2023-08-28 来源:海南日报

水角花。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卢刚摄

浮萍。

海口江东新区一处池塘里的荷花。记者 封烁 摄

金银莲花。

水菜花。


接连几日,午后??冢怀±渍笥耆缭级?。此时望向??谖逶春庸沂毓吧?,是一片恣肆鲜浓的绿。水菜花、水角、水烛、金银莲花、邢氏水蕨、野生稻、野芋……这些生长在水中的植物,经雨水洗礼,让本就绿意弥漫的空间更显生机勃勃。

在海南的绿色画卷中,水生植物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生长于江河、湖泊、池塘、湿地、浅滩,或独占一方水面,娉婷端庄,或相依相伴,紧密有序地排兵布阵,“织”起水上草原。与周边省份相比,海南现有水生植物种类不算多,但其中不乏颇具代表性的品种。近年来,一些新物种或濒危物种陆续被发现,更显示出海南水生植物家族隐藏的实力。

沉水类/在水中摇摆的“绿尾巴”:四蕊狐尾藻

叶片青翠欲滴、层层相叠,宛若一条柔软的狐尾在浅水中摇曳,这就是美丽的四蕊狐尾藻。如其名,这是一种颇为“活泼好动”的水生植物——1820年被印度专家正式发表命名,而后开始一路向东迁徙,进入孟加拉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中国是这次迁徙之旅的终点。

迁徙之旅跨越百年,直到1935年,中国首次在海南崖县(今属三亚市)的浅水塘中发现了四蕊狐尾藻,但数量十分有限。据20世纪60年代编写的《海南植物志》、20世纪末编写的《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三卷第二分册》记载:四蕊狐尾藻仅分布在海南南端三亚、乐东的浅水塘中,数量稀少,不常见。随着海南岛的开发,岛上湿地面积一度锐减,四蕊狐尾藻的生境遭到破坏,加之气候变化加剧,这些优雅的“绿尾巴”曾数十年未被发现。

??诋z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第一次见到四蕊狐尾藻,是在2014年?!胺浅>病!甭栈匾渌?,当时他带领一批志愿者去海口羊山湿地考察,陆续发现了珍贵的水菜花、野生稻、水蕨,与漂亮的四蕊狐尾藻不期而遇。“它在羊山湿地与众多植物一起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独特的湿地植物群系,我们仿佛闯入了植物的温馨家园,不忍打扰?!?/p>

实际上,四蕊狐尾藻不仅颜值高,还是妥妥的实力派。它所在的狐尾藻属,是我国重要的水生植物,是植物界的水体净化高手。有研究表明,每公顷狐尾藻湿地每年可吸收1吨至2吨氮、100千克至300千克磷,相当于可吸收600头成年猪的粪便排泄量。

不仅如此,狐尾藻还是水中氧气生产者。它利用水面上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再通过中空的圆柱形茎干将氧气传递至根系区,最终缓慢释放到水中。这些氧气能帮助水中的有益细菌大量繁殖,从而给鱼虾提供食物。

如今在海南,有关方面正积极对四蕊狐尾藻进行保护和迁移繁殖,这些美丽的“绿尾巴”,又踏上了寻找新家园的旅程。

挺水类/湿地里的“神秘住客”:邢氏水蕨

在海南,蕨类植物较为常见,水生、陆生、石生蕨类都有,它们有的匍匐地表,有的长于石缝,有的附生在树干上,一点点开拓出生存空间。正因为“家族”过于庞大,使得海南蕨类植物长期默默无闻。但前些年,邢氏水蕨这个新物种在海南被发现,引发了国际植物学界的广泛关注。

2019年初,上海辰山植物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水蕨植物研究,该园研究团队去??谘蛏绞囟运е参锝胁裳?,在一座娘娘庙附近看到一株形态很特别的水蕨。

通常来说,水蕨的形态为根状茎直立,但在??谘蛏绞胤⑾值恼庵晁У母ト词浅屎嶙咦?。这一差别引起了上海辰山植物园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取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求证。

将“疑似新物种”与已知水蕨属植物作形态学等方面的对比后,研究人员发现前者呈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水蕨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淡水湿地环境,一般生长周期为一年,进入繁殖期几个月就会枯萎,而这一“疑似新物种”为多年生植物,生长周期较长,且叶片显著不同于过去发现的水蕨属其他植物类群。

经过多重“身份鉴定”,研究人员确认这一新发现的水蕨是尚未发表的水蕨属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邢氏水蕨”。2020年5月25日,这一研究成果正式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hytotaxa,这意味着邢氏水蕨从此有了“合法地位”。

邢氏水蕨叶片呈扇形,嫩叶呈淡绿色,随着植株成熟逐渐变为深绿色,其形纤细且具有弹性,能在水中轻轻漂动。邢氏水蕨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它可以快速覆盖水面,并形成茂密的植被。这一特点让它在?;ず透纳扑蛏肪撤矫娣⒒恿嘶饔?。

浮叶类/随光而动的夏日“美人”:睡莲

如果说春日宜赏牡丹和桃花,那么炎炎夏日,自然要一睹睡莲的风姿。睡莲是海南浮叶类水生植物的代表品种,许多公园、庭院里有它的身影。朵朵色彩艳丽的睡莲,幽幽地开在片片圆叶之上,有洁白的、浅粉的、深红的、淡紫的,夏风拂过水面,捎来阵阵清香。

睡莲是一种感光植物,会因为光照时而开放时而闭合,故有“睡美人”的称号。在??谘蛏绞兀ぷ叛右┧?。“花瓣洁白中带有一点青紫,有微香?!甭战樯埽右┧谥泄?、海南。印度、越南、缅甸、泰国及部分非洲国家亦有分布。这种睡莲野外少见,其生境亟待?;?。

最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品资所)通过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睡莲“蓝蝴蝶”、睡莲“春秋”等新品种,并获得睡莲属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这也是我国首次提交并获得睡莲新品种?;と?。

“春秋”为广热带亚属“蟹爪类”睡莲新品种,其单朵花的颜色随开放时间由白变红,使整株睡莲呈现两种以上花色,非常美丽。该品种适宜盆栽欣赏或在庭院里种植?!袄逗蔽闹匏鞘粲牍闳却鞘舻氖艏湓咏恍缕分?,花朵颜色接近纯蓝紫色,雄蕊呈深紫红色。该品种适宜切花、在庭院里种植,用于大型水体的景观构造。

中国热科院品资所博士郭玉华介绍,这次中国热科院联合海南龙头企业申报获批新品种?;と?,进一步丰富了海南睡莲品种资源?!拔颐墙徊酵乒阌τ谜庑┧分郑盗纯⑵淦分旨壑?。”

睡莲拥有沁人心脾的天然香气,如何收集保存这些香气,将浓缩的香气成分应用到日化用品中去?中国热科院品资所科研团队正加快研发步伐,力求实现新突破?!八唤鍪巧烊幌惴盏暮迷?,它还富含多种氨基酸,我们正尝试将睡莲应用到洗面奶等护肤品中?!惫窕怠?/p>

漂浮类/水体水质的“风向标”:浮萍

浮萍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海南的池塘、湖泊中较为常见。“身如柳絮随风飘,心似浮萍逐水流?!弊怨乓岳?,浮萍常被比作四处漂泊之人,这大抵和它的境遇相似——作为一种不起眼的水生植物,浮萍总是默默地在水面上漂荡,不似荷花般贵气,也没有莲花的优雅,即便它们铺满了整个河面,也没有多少人注意。

不过,从另一种角度看,浮萍的身上亦有一种朴素之美。它不稀罕、不娇贵,但却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与我们的生活产生关联。在海南农村,一些养猪的农户,会去池塘里采集浮萍,将它和米糠等放入锅中煮熟喂猪。

“浮萍喜欢生长在静止的水体表面,虽然根不至塘底,但非常需要塘底肥沃泥土的营养?!甭战樯埽谑蠖嘤甑募窘?,浮萍繁殖速度较快。秋季末期,由于水温下降,浮萍开始形成冬芽,母体随之枯死。

浮萍的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水体水质的好坏。当少量浮萍出现,标志着河湖的水质有所好转;但当大量浮萍在水面上聚集,甚至覆盖了整个或部分水面时,浮萍将阻碍水体复氧及沉水植物接收光照,导致沉水植物死亡。浮萍形成种群优势,会导致水体水质逐渐下降。

浮萍看着普通,用途却不少,除了被当作“猪草”,它还可用于加工猪饲料、鸭饲料,也是草鱼的饵料。浮萍晒干后还是一味中药,具有解表发汗、透疹止痒、利尿消肿等功效。(记者 邱江华)

相关新闻
年味食足 非遗美食中的团圆密码 (2025-02-11?|?海南日报客户端)

临高角:渡海登陆点续写新时代红色精神 (2025-04-17?|?海南日报客户端)

把“海南”带回家 (2025-04-15?|?海南日报客户端)

用艺术点亮海南乡村 (2025-04-11?|?海南日报客户端)

薛美丽:从“门外汉”到“护鸟使者” (2025-04-07?|?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屯昌年俗千百味 (2025-02-04?|?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儋州红鱼:鸿运当头 年年有余 (2025-02-03?|?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丰味海南年年“糕” (2025-02-02?|?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海南人无鸡不成宴 (2025-01-27?|?海南日报)

文物里的黎风苗韵 (2025-03-31?|?海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