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海南话里寻本字
发表时间:2023-03-26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它们是口头常用语,却是生僻古汉字

海南话里寻本字

海南岛好比一座奇花纷放的语言文化花园,通行的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就有十几种,而且历史悠久,表达精彩,内涵丰富。单就海南话而言,许多看似无字的音节,其实是有其本字的,不少字还十分古老。顾名思义,本字是指表示语音原本意义的字。

海南话中“饭”的本字为“糜”。上海辞书出版社《六体书法常用字字典》中“糜”字的六种写法。 陈耿 翻拍

狭义的海南话是汉语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闽南话来自晋朝至唐宋时代的中原汉语,保留了汉语上古层次和中古层次的特征。海南话与古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梢运?,当今的海南话是古代汉语沉淀在海南岛上的活化石。中古时期,汉语音韵学已经十分发达,《切韵》《唐韵》《广韵》《集韵》和韵图的制作,使后世得以认识中古甚至上古时期的字音、字义,汉语方言很多看似有音无字的词,都可以在古代韵书中找到“字”的答案。在当今海南话的实际应用中,大量的音节似乎找不到相应的字,致使许多口语上的意思无法用书面表达,如“鸡bui1”(鸡饭)的bui1、“甜bua3”(年糕)的bua3、“鸡nua4”(小母鸡)的nua4、“鞋da4”(拖鞋)的da4。

对此,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们一直都在研究,而且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发掘和掌握了大量的海南方言字。

“沃”在海南话中意为浇、淋。上海辞书出版社《六体书法常用字字典》中“沃”字的多种写法。 陈耿 翻拍

本文就海南话的一些常用“字”这一海南大众关心的问题,列举几个语例,分类叙述,逐步铺展,希望能为读者朋友提供一些新的文字知识和答案。

一组名词:糒、糜、粄

海南话把干饭说成bui1,如:煮bui1、bui1疕(锅巴),其正字是“糒”,本义指用谷粒煮制成的干粮,多指米饭,引申为干饭,后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闽南话的分支厦门、泉州、漳州、台湾、潮汕、雷州话中也有这种说法,只是发音稍有差别。海南、漳州、雷州话音bui1,厦门、泉州、台湾、潮汕话音bng?!凹L”字历史十分古老,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尚书》中已经使用:“《书·费誓疏》:‘糗糒是行军之粮?!蔽夜谝徊孔值洹⒑捍摹端滴慕庾帧肥章疾⒆⒔猓骸凹L,干饭也。”《广韵》:“糒,平祕切,糗也。”“糗,干饭屑也?!弊憧杉涔沤褚庖逑嗤5妹拧⑷?、漳州、雷州、??凇斗窖源实洹肥章计浔咀质恰胺埂?,《雷州方言词典》明确指出:“糒”是方言字。海南话中带“糒”的常用表述,有煮糒(煮干饭)、糒疕(锅巴)、秫米糒(糯米饭)和今昏去食鸡糒(今晚去吃鸡饭)等。

海南话称“饭”为“mue2”,如煮mue2、食mue2,其本字是“糜”。糜,闽南语泛指饭食,海南话沿用,本义“粥”。闽语各方言都有此音义,潮汕、雷州话音同海南话。“糜”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我国第一部词典、战国时的《尔雅》就收录并清楚注释:“粥之稠者曰糜。”汉代《释名·释饮食》:“糜,煮米使糜烂也?!薄豆阍稀罚骸懊?,靡为切,糜粥?!薄逗槲湔霞恪罚骸懊樱ζで?,粥也。”即海南话音mue2,相关词语有:番薯糜、炒糜、糜粥。

海南话称用米粉制成的软质饼或条片状食物为“bua3”,如:白bua3、bua3条、秫米bua3,它的本字是“粄”?!逗?诜窖源实洹纷鳌?”,《雷州方言词典》作“饼”,音近义同?!队衿っ撞俊罚骸盎{,米饼?!薄豆阍稀せ涸稀罚骸盎{,博管切,屑米饼也?!薄都稀せ涸稀罚骸盎{,补满切,屑米餠也。亦作?、??!币簟⒁逋耆泻虾D匣??!?、?”是“粄”的异体字,闽方言专家对此一致认可。

但很多海南人写作“粿”或“馃”,如“东阁粿子”“甜馃”。 “粿”“馃”同音,“粿”原义为“净米(精米)”,后也指“米食”,即米制食品。《广韵·果韵》:“粿,古火切,净米。”《集韵·果韵》古火切:“粿,米也。馃,饼也?!薄逗旱洹肥鸵澹骸梆煟?.北方旧式油炸点心的统称,如煎饼馃子、荞麦馃;2.又指一种油炸的面制食品,即油条?!焙D匣俺浦坝图屦煛保凰怠坝图寤{”??杉凹@”和“粄”义近而音不同,“馃”和“粄”音义都不同,他们都不是bua3的本字,把bua3写作“粿”或“馃”是错的。

一组动词:烘、烰、煠

海南话把“用火或类火热源使身体暖和或使物体变热、干燥”的动作称为“hang1”,如:hang1干、把?衫裤(湿衣服)去hang1曰(“一下”的合音),其本字为“烘”。厦门、漳州、潮汕、雷州话白读都有此与海南话相同的音义,闽方言专家一致确认此音义的本字就是“烘”,和魟鱼的“魟”字同音。《说文解字》呼东切:“烘,尞也。从火共声?!薄豆阍稀罚骸昂?,户公切?!蹲至帧吩疲毫且?。”借助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知识,以“烘”为中心进行同音字联想推导,可以识别菜“hang1”(薹,初开花的嫩茎)的“蕻”字,这样一来,“天寒烘一下脚手”“萝卜出蕻”里的难字都能写出来了。

将食物放在带火的灰里烤或把金属放在火里烧的动作,海南话称为“bu2”,如:bu2番薯、bu2火钳、bu2红,其本字为“烰”。闽南方言厦门、漳州、潮汕、雷州话都有此音义。《厦门方言词典》音同普通话的bu2:“食物直接在炭火上烤炙?!泵龇窖宰乙恢氯峡伞盁J”为此音义的本字?!端滴慕庾帧罚骸盁J,缚牟切,烝也。从火孚聲?!薄豆阍稀罚骸盁J,缚谋切,火气?!?br>

同样,依据形声字的知识,也能帮助我们以例为鉴,产生联想,进行推导,学习到别的同音方言字,如用于表述表示“聚集成堆的物或成群聚集的人”意义的量词“垺”,“一垺粗沙、一垺侬(人)、几垺屎”,也就正确地写出来了。

海南话把“用清水煮(食物等物品)”的动作称为“杂”,如“杂”鸡、“杂”粽、“杂”粄,其本字是“煠”。现代汉语许多方言,表达“用清水(白水)煮”的意思都用“煠”?!睹瞿戏窖源蟠实洹罚骸盁?,食物放在滚水里煮一下?!薄盁ぁ弊郑嗣瞿戏窖匀缯闹?、汕头、雷州、台湾、海南话等外,吴方言的上海话、宁波话、温州话,西南方言的南充话,乃至西北的关中话,山东的鲁南话至今也都在用。上海话就有“煠毛豆”“炖炖煠煠”的说法。关中方言词“煠菜”,释义是:“把青叶菜放入沸水中,稍煮后出,凉拌而吃谓煠?!薄豆阍稀罚骸盁?,士洽切,汤煠(用热水煮)。”“煠”的字音各地方言稍有差异,但尽管如此,根据汉语音古今演变规律,“煠”音对转为今海南话白读音读“杂”,是没有疑义的。知道了“清水白煠”,就不会再写“清水白杂”了。

一组形容词:?、洘、漖

海南话称“湿”为“dam2”。如:雨沃(浇、淋)dam2一身、光星照dam2涂(土),其本字为“?”。闽南语多地方言也保留此音义。潮汕俗语:“近山烧?柴,近水水缸灱(干燥,音‘担’)?!薄逗?诜窖源实洹罚骸?,耽音阳平声;湿(与‘干’相对)。”《广东闽方言语音研究》记写汕头话、??祷巴谩?”,发音接近dam2?!睹瞿戏窖源蟠实洹酚谩板!保逋??!都稀ゑ稀罚骸?,都含切,湿也。”

海南话称“水干涸、潮落”的状态为“可”,如:流“可”(潮落)、水“可”、沟渠“可”,它的本字是“洘”。《??诜窖源实洹罚骸皼煟ǔ蓖耍┧场!泵鲇锶?、漳州、潮汕话表同义都读“可”音,用“洘”字?!豆阍稀罚骸皼?,苦浩切。水干?!薄犊滴踝值洹罚骸啊短圃稀贰都稀で稍稀罚骸疀煟嗪魄?,水干也?!?br>

海南话称“含水分多,稀薄”的状态为“教”。如糜“教”、“教”粥,它的本字是“漖”。闽南方言厦门、漳州、潮汕、雷州均保留此音义,方言书写为此字?!睹瞿戏窖源蟠实洹罚骸皾](ga4),稀,含水分多?!毕妹呕啊⒄闹莼坝小懊樱ㄖ啵┱鏉]”“漖漉漉”的说法?!都稀ばг稀罚骸皾],居效切,水也?!薄队衿罚骸皾],音敎,水也?!本荽丝扇啡稀皾]”为闽南语,也是海南话此音义本字。

通过以上对海南话用字的介绍,海南人可了解到:海南话许多看似无字的音节,其实是有其本字的。一千多年前的古代汉语语音和语汇,海南话口语中至今一直在大量使用,代代沿袭,口耳相传,从无间断。而它们的本字,却深深隐藏在历史典籍尤其是韵书里面,不断地离我们而去,跟我们文字知识的距离越来越远。音有其字而知者少,显然是海南地方文化的一种遗憾。

如果海南人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用这些字记写母语,搜集、编写海南话歌谣,创作琼剧和地方文学作品,语言表述必将更加准确恰当,活灵活现,彰显出浓烈的乡土特色和乡情亲切感,更能拨动受众的心弦而产生共鸣。

(本文音节皆为海南话音,用两种方式标示:1.有同音字者用引号里常用同音字标示;2.无同音字或同音字生僻者,用汉语拼音带声调近似拟音,非准确音值。)(作者 朱运超)

相关新闻
年味食足 非遗美食中的团圆密码 (2025-02-11?|?海南日报客户端)

临高角:渡海登陆点续写新时代红色精神 (2025-04-17?|?海南日报客户端)

把“海南”带回家 (2025-04-15?|?海南日报客户端)

用艺术点亮海南乡村 (2025-04-11?|?海南日报客户端)

薛美丽:从“门外汉”到“护鸟使者” (2025-04-07?|?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屯昌年俗千百味 (2025-02-04?|?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儋州红鱼:鸿运当头 年年有余 (2025-02-03?|?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丰味海南年年“糕” (2025-02-02?|?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海南人无鸡不成宴 (2025-01-27?|?海南日报)

文物里的黎风苗韵 (2025-03-31?|?海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