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琼剧·春草闯堂》剧照。
海南动漫发展较晚,与本土琼剧联姻也一直都是空白。两年前,由省旅文厅指导,省群艺馆出品,海南华文博际承接制作的动漫琼剧公共文化项目《漫话琼剧》正式启动,该项目开创了“跨界+融合+创新”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通过动漫作品讲述中国故事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充分发挥动漫艺术的特点,运用动漫语言、动漫手法向世界讲述海南故事,推广琼剧,《漫话琼剧》当属破冰之作。
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培植新生代琼剧观众,一直是这一古老剧种赓续的瓶颈问题。《漫话琼剧》针对青少年喜欢快节奏,寻求冒险、解谜、奇幻等感官刺激的特点,用“不知不觉”的诱导方式,精心讲述故事,把琼剧文化带进孩子们的视野里。制作团队总导演周艳以优秀的琼剧经典剧目和经典人物作为切入点,精选了《张文秀》的“我求得阿十答应”,《海瑞》的“枉吃民粟难建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百花公主》的“暗喜此生逢英雄”,《红叶题诗》的“遇文哥哥在寿堂”等一批极具代表性、传承性、传播性的琼剧经典唱段,同时特制了张文秀、王三姐、姜玉蕊、文东和、苏东坡、海瑞、百花公主等20多个重点琼剧舞台人物角色的卡通形象。形象设计别具一格,活灵活现,特别有观众缘。创作团队用有趣的剧情,活泼的对白,巧妙地与琼剧知识科普相互融合,让孩子们沉浸在精彩故事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琼剧文化魅力。
琼剧演出中的人物塑造、表演形式、音乐舞蹈也被巧妙地用3D动画效果展示出来。生旦净末丑变身为动漫造型,别开生面;唱念做打转换为动漫语言,成为可能;特别是打造出一个专属于动漫琼剧的卡通形象——艺多多,可谓是一爆即红!有了艺多多的穿针引线,使得传播琼剧经典中蕴含的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和人生道理更加游刃有余,传统琼剧与孩子们之间的隔阂逐渐消解了,青少年与琼剧沟通的桥梁也就水到渠成。漫话琼剧贴近青少年,贴近新时代,收获了孩子们的欢笑,一种琼剧文化传播新模式应运而生。
《漫话琼剧》作为独特琼剧文化品牌IP,其趣味性、多元化和地域性可圈可点。东坡文化、公期民俗、海南美食等本土文化元素巧妙地设计其中,更是匠心独运。果不其然,节目一经推出,就以其创意新颖的艺术表现,独具魅力的角色造型和场景设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个性被观众熟知,深受观众好评,更受青少年青睐,琼剧受众渠道自然拓宽,琼剧“出圈”也就显而易见了。
这两年,省群艺馆携《漫话琼剧》动画片走进校园,走进边远山区,走进扶贫点,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琼剧艺术。该活动采用了动画、琼剧表演、讲座、互动、展览和琼剧文创diy的形式,在学校里掀起了一股“琼剧热”的浪潮,通过戏曲脸谱diy设计、动漫海报展览、长卷戏曲文化绘画创作与精彩动画片段展示、戏曲知识普及等环节,不仅改变了琼剧冗长板正的演出模式,更赢得广大青少年的喜欢,并用心去体验琼剧的情感和魅力,传播效果着实令人惊喜。
推出“琼剧+3D动漫”动画片,创造性地将琼剧文化与科技融合,沉浸式体验链接传统文化新表达,风靡全省中小学,一大批青少年成为忠实的琼剧动画迷,润物细无声,四两拨千斤,许多只会说普通话的本土青少年开始学讲海南话,琼剧文化种子根植新生代毫无悬念,筑起了一道“风景这边独好”的迷人风景线。
《漫话琼剧》IP出圈,因其具象,绽放创新活力,衍生了许多周边产品,如玩偶、帆布袋、纪念u盘、抱枕和琼剧行当角色的人物手办盲盒等,巩固IP形象的同时,意外地吸引了大量粉丝。
《漫话琼剧》作为琼剧文化对外输出的载体,更是讲好海南故事,让更多受众认识、了解海南文化的一张明信片。(禤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