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黎族歌后”王妚大 侬自黎乡来 天籁绕琼州
发表时间:2022-09-05 来源:海南日报

0.jpg

《口述海南·葩姐说》栏目主讲人蔡葩采访王妚大孙女吉秋敏。 王才丰 摄

1.jpg

2007年,王妚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留影。吉秋敏 供图

2.jpg

2012年,“黎行者”乐队的4位年轻人拜访、请教王妚大。 陈达 供图

3.jpg

“黎族歌后”王妚大。 李幸璜 摄

  编者按

  在《口述海南·葩姐说》民歌季第五期节目中,海南日报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口述海南·葩姐说》栏目主讲人蔡葩(以下简称主讲人蔡葩)带着节目组来到黎母山脚下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来到被誉为“黎族歌后”王妚大的故居,拜访了王妚大的孙女吉秋敏。在那片王妚大生长的故土上,主讲人蔡葩循着王妚大至亲的记忆,透过王妚大这位黎族音乐灵魂歌者的人生故事,带大家一起去探寻黎族民歌的历史之路与文化之路。

  黎族民歌已传承千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提到黎族民歌传承人,绕不开被称为“黎族歌后”的已故著名歌手王妚大。

  黎村里飞出的百灵鸟

  身为黎族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王妚大,1923年出生于海南岛中部的红毛峒(今属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是土生土长的黎族歌者,是黎族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标志性人物。

  王妚大生前接受采访时曾提到,叔叔王仁福是她的第一任“师父”。在王妚大童年的记忆里,逢年过节,叔叔都会唱起山歌助兴,她和家里的其他孩子们便跟着唱,耳濡目染之下,年幼的她对黎族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不满足在家里一方天地学唱歌的王妚大,每逢年节或村子里有人家婚丧嫁娶之时,她都要“凑个热闹”,跟村里的老人们学唱山歌。她甚至在十二三岁时多次充当村里新娘的陪嫁,到多个黎族村落长见识,学唱新的情歌。

  “那时候的民歌是你教我、我教你的,村里老人一唱我就听懂会唱了?!?王妚大曾在受访时这样谈及自己的学歌经历。正如王妚大所言,目不识丁的她记忆力极好,一人能唱上千首民歌,熟记三十余种不同的黎歌歌调,甚至许多其他方言区失传的歌调她仍能记忆并演唱,简直是传承黎族民歌的“天选之女”。

  1940年,年仅17岁的王妚大陪同新娘送嫁到红毛峒(今属琼中红毛镇)毛西村时,与那里的男女歌手对唱了一整夜,最终打败了对方,她也从此名震远近的村寨。后来曾有人因为她这段经历而称她为“海南刘三姐”。1948年,王妚大嫁到什运峒(今属琼中什运乡)什运村,也是从那时起,她开始走上了黎族民歌的唱作之路。

  王妚大唱作的民歌代表作有《叫侬唱歌侬就唱》《有歌不唱留做乜》《解放军真是好》《哎来哟调》等?!独枳迕窦湮难Ц潘怠芬皇槎酝鯅v大编唱的民歌的特征有相关的研究和概括,认为王妚大编唱的民歌音乐性强,随编随唱均能合乐,王妚大能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编创新的歌词,还能根据传统歌谣的某个音节即兴创作出一首新的民歌。其次,王妚大所唱的民歌呈现出的另一特点是现实性强,形式多样。她吸收了海南汉族民歌的特点,创作了大量用海南话演唱的五言、七言等民歌体。

  王妚大曾两次代表海南赴北京人大会场参加文艺活动。2007年,王妚大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黎族民歌的传承者

  王妚大晚年的每一场演出,孙女吉秋敏都陪伴左右。

  “是阿婆的歌声把我哄大的?!被厥淄?,奶奶王妚大那返璞归真的歌声好似有魔法,不仅能让幼年的吉秋敏酣然入梦,还让她透过歌声建立起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知与遐想,更让她感受到原来用歌唱的方式表达情感是如此酣畅淋漓。

  吉秋敏在接受主讲人蔡葩的采访中回忆,奶奶王妚大在世时,家里常常传出阵阵歌声,无论生活的境遇如何,总能高歌一曲释放心情。

  吉秋敏还记得,奶奶王妚大常说:“只要别人愿意听,想听多少首,我就唱多少首?!钡蹦曛灰腥死窗莘?,奶奶就总是唱到声音沙哑还面带笑容不舍休息。晚年时,王妚大因肺部疾病住院治疗,县里的领导前来探望慰问时,王妚大为了表达内心的感动,当即创作了一首歌谣,并用微弱的气息在病房里唱了出来?!俺枰丫撬罾锊豢煞指畹囊徊糠至恕!奔锩羲怠?/p>

  王妚大不仅在黎族民歌的唱作上倾注心血,她在传承与教唱黎族民歌上也是不遗余力。王妚大的学徒数不胜数,其中不乏王玉梅、王兰香、王玉香等知名的民歌歌手。海南音乐泰斗谢文经也是王妚大的学生。

  王妚大只比谢文经年长几岁,但谢文经因仰慕王妚大的民歌造诣,经常上门虚心向她学习。二人每次见面总要对上几句民歌,谈起黎族民歌,更是有说不完的话。谢文经没有辜负王妚大倾囊相授的所知所学,受黎族民歌的启发与王妚大的影响,他创作了《久久不见久久见》《舂米谣》《黎家姑娘》等经久不衰的歌曲,用经典的旋律致敬恩师,延续黎族民歌的生命力。

  王妚大晚年时,一些对黎族音乐感兴趣的年轻的海南原创音乐人曾到村子里拜访她。一支名为“黎行者”的海南原创音乐乐队曾撰文回忆,当时王妚大听说他们要来找她学习黎歌,坚持拄着拐杖到村口迎接他们。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交流中,王妚大除了歌唱,就是不断表达对黎族年轻人回乡守护黎歌的期盼。

  灵魂歌者如何被孕育?

  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教授曹量常年致力于海南黎族音乐的挖掘、发扬与传承,他曾为了完成自己的研究亲自拜访过王妚大老人。曹量在其著作《黎族音乐志》中曾提到:“在缺少文字的民族中,民歌担负起了传递思想、经验、技艺和特殊意义的作用。黎族尽管没有文字,也并不妨碍黎族人杰出的语言表达。黎族民歌便是兼具语言功能和艺术表达的结合体?!?/p>

  据南方出版社出版的《王妚大口述史》中记录,1965年,中山大学曾对当时海南的黎族民歌做过一次调研,结果显示,当时全海南黎族民歌流行的53种民歌歌调中,产生于琼中的就有28种,占半数以上。加上后来众多民歌歌手出自琼中,琼中因此有“民歌之乡”之称。王妚大生于斯长于斯,琼中这片钟灵毓秀的热土给予她充分的熏陶与滋养。

  “叫侬唱歌侬就唱,只要甜糖叠到胸,叠到胸……”蔡葩回忆,2006年,当时已是耄耋之年的王妚大坐着轮椅出现在一场重要演出的舞台上,当她用饱含沧桑而富有穿透力的嗓音唱起那首经典的《叫侬唱歌侬就唱》时,台下不少人潸然泪下。

  时光悠悠,距离王妚大老人离世已4年。故地重游,故人不在,当《口述海南·葩姐说》栏目组踏上那片孕育王妚大的土地时,当我们再听那首她的代表作《叫侬唱歌侬就唱》时,她歌声里超越时光的生命力仍让每个人为之动容,也让世人无法忽视那古老的民族和熠熠生辉的文化。(记者 蔡曼良)

相关新闻
年味食足 非遗美食中的团圆密码 (2025-02-11?|?海南日报客户端)

临高角:渡海登陆点续写新时代红色精神 (2025-04-17?|?海南日报客户端)

把“海南”带回家 (2025-04-15?|?海南日报客户端)

用艺术点亮海南乡村 (2025-04-11?|?海南日报客户端)

薛美丽:从“门外汉”到“护鸟使者” (2025-04-07?|?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屯昌年俗千百味 (2025-02-04?|?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儋州红鱼:鸿运当头 年年有余 (2025-02-03?|?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丰味海南年年“糕” (2025-02-02?|?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岛年味丨海南人无鸡不成宴 (2025-01-27?|?海南日报)

文物里的黎风苗韵 (2025-03-31?|?海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