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皓,中国科学院深??蒲в牍こ萄芯克こ滩壳?,男,41岁,汉族,高级技师,中共党员,国家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创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首届全国百名最美青”、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2017年光荣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为数不多的80后党代表。
始终扎根生产一线的周皓,凭借其不懈努力和精湛技艺,从普通技校毕业生一举成为一名为大国重器保驾护航的高技能人才。工作20年来,主动参与主持企业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工作,成果显著。特别是近年来解决了多项重点型号深??蒲凶氨秆兄浦械募际跄烟?,有力地推进了深??蒲凶氨傅目焖偕叮构灾餮蟹⒌目蒲凶氨溉〉枚嘞罟?、国际第一,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科研装备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更展现了深??蒲в牍こ萄芯苛煊蚶镆幻际豕と说摹肮そ场狈绮伞?nbsp;
1999年技工学校毕业的周皓被分配到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机械制造公司当了一名钳工?;诙宰ㄒ档娜劝?,他主动学习,先后拜师于厂内十几位优秀老师傅,得到了他们的言传身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哪怕就是看似简单的锉削加工,在几年的时间里周皓每天锉削练习过万次,用坏的锉刀近千把,手上被锉刀磨出了水泡,最后形成了厚厚的硬茧。经过一段时间,深感机加工理论的缺乏已经成为自己技能提升瓶颈。于是在这以后的工作之余,周皓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并通过自考分别拿到了机械制造专业专科和本科大学毕业证书。
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刻苦钻研,周皓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钳工本领,“头发丝1/16粗细深度的痕迹仅用手触摸就能感知”;手工加工的零部件精度可以达到0.003mm以内(通用机床加工精度是0.01mm),手工加工两个配合在一起的零部件接缝处可以不透水。为促进企业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周皓除了掌握钳工的技艺外,还练就了车、铣、镗、刨、磨、焊等多种机床的熟练操作、维修及零部件加工制造的能力,并考取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经过努力周皓很快成长为一名生产技术骨干,成为建厂70多年来第一个掌握多工种技能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2015年被授予"辽宁省功勋高技能人才"称号。
结合生产实际,周皓先后有技术革新成果125项;通过对多项现场工作流程进行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节省了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近5倍。自行设计的托辊卷边机(成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提高生产效率近40倍,卷边后的托辊圆角大大优于以往的卷边效果,使运输机胶带使用寿命提高30%。
2016年3月,周皓来到了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作,开始了他的海洋强国梦。评具良好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功底,周皓很快就进入角色,针对研究所进口国外紫外拉曼激光仪器与国产设备无法通用,设计制造多种转换装置,使进口仪器与国产仪器兼容,最大的发挥科研仪器的应用范围。
周皓在工作中,从来就没有“差不多”的想法,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对于技术中的细节更是精益求精。深海所研发的都是要到世界最深的万米以下海底的高精尖产品,所生产的零件无论在材料上、复杂程度上还是加工精度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准。这需要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技术革新与改造予以支撑。首件加工向来是机械加工行业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由于深海所使用的深??蒲凶氨付际亲灾餮蟹?,不是定型产品,所以每个零部件都是“首件加工”,加上深??蒲凶氨腹ぷ髟诘臀鲁哐沟募嘶肪诚?,科研装备在万米以下的海底所承受的压力相当于在小拇指的指甲盖那么大的一块地方,放了一辆轿车的重量,所以无论在材料上、复杂程度上还是加工精度上零件本身要求就高,可以说风险大、责任大、难度更大。但周皓至今仍保持着零件加工制作零失误的记录。深??蒲凶氨赴沧暗魇怨谭浅Q细?。哪怕一个小细节出现疏漏,都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安装调试过程中遇到各种“疑难杂症”只要经过周皓的手,都能得到的解决。
在国产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总装工作中,周皓奉命被派到某研究所配合4500米载人潜器总装,期间潜水器由于焊接导致两个相距1600mm的轴承基座变形同轴精度无法保证,潜器水平尾翼转轴安装后无法旋转,调整难度极大,作为国之重器,设备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交付日期已近,总装接近尾声,无法进行机加工修复,按总设计师要求,周皓一头扎进总装车间,通过反复精密测量与计算,拿出修复方案,最后经过四个昼夜的连续工作,硬是通过钛合金堆焊、手工修复等办法,成功解决尾翼转轴卡死难题,助力了我国首艘国产载人潜水器的顺利下水,得到了国产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的高度赞誉。
由于马里亚纳海试任务需要,周皓在深海勇士号总装现场被紧急召回深海所,做海试前所有参试装备出海前的调试工作?;氐饺?,周皓放下行装,来不及和两个长时间未见的儿子亲近,一头扎进工程实验室,一干就是16个昼夜,饿了单位食堂填饱肚子,困了就在办公室的小折叠床上睡一会,在出发前把几十套海试装备调试完毕,收拾了行装就登上了探索一号随船参加科考任务。
海式过程中,面对严重的晕船反应和每天高强度的作业,周皓每天只有3-4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因为装备修复时间紧迫连续几天不眠不休。在“探索一号”TS-03航次中,由于海况恶劣,一个巨浪打上甲板,把已经准备完毕的43套海底地震仪全部打飞,撞到右侧船舷护栏上面,挤压到一起,破损严重,无法进行正常布放,这些损坏的零部件科考船上又没有备件可换,在严重晕船导致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周皓通过26个小时的连续工作,硬是手工将损坏的零部件制作完毕,终于在第二天凌晨5点将43套海底地震仪修复完毕,保证了OBS第一条测线的正常布放。使我们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的国家。万米陶瓷相机在海试过程中出现渗漏现象,经过检验是镜头与陶瓷耐压舱之间密封出现问题,海试时间紧迫,周皓通过三个日夜设计制作了陶瓷相机加压密封装置,成功解决了渗漏问题。确保了万米陶瓷相机的密封性,保证了后来的海试验证,获得了大量珍贵的高清视频。这也是国内采用陶瓷材料作为耐压舱在深海的首次应用?!疤煅暮拧笔状翁粽酵蛎紫虑笔?,周皓设计制造搭载装置,将13个取水装置和原位试验装置搭载在“天涯号”着陆器上,成功获取了120多升万米海水样品和20多升原位海水样品,这在国际上均无先例。周皓设计制造的大型生物诱捕装置,加装在“原位实验号”上,在雅浦海沟7884m深度捕获狮子鱼,是国内首次在雅補捕获狮子鱼,也是当时国际上在雅補捕获深度最深的狮子鱼,这套诱捕装置单次最多捕获深海钩虾1355只。周皓设计制造的小型生物诱捕装置搭载在OBS上在万米以下的海底捕获一只未知物种。工作中周皓先后解决各类海试科研装备的技术难题198项,针对海试需要对科考装备合理升级改造86项,为深??瓶计鸬搅吮<莼ず阶饔谩?/p>
2016年6月—2018年10月周皓三次随“探索一号”科考船去马里亚纳挑战者深渊进行科考。虽然身为一名工人,但由于表现与贡献突出,两次被研究所授予“优秀指挥员”,三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周皓以其精湛技能、技艺及对工作的严肃与认真态度在他工作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他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为打造出大国重器助力,他是大国工匠,他是我国深??蒲凶氨阜⒄菇ㄉ柚械闹匾环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