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第八届海南省道德模范】敬业奉献候选人陈晓丽

陈晓丽_副本.jpg

陈晓丽,昌江县一小数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海南省省级骨干教师、海南省省级首届学科骨干带头人、“国培”项目省级指导专家。1989年开始从事小学基础教育工作,从教 31年。31年来在教育战线上爱岗敬业,执着于教育教学和教研,淡泊名利,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热心、真心关爱学生,熟悉并熟练掌握教育教学艺术,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征,教育教学效果显著,2009年5月所任教班级学生参加昌江县数学质量检测包揽全部单科奖和总分奖。用心用情用力投入教育科研,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成为省内小学数学教育界科研型教师,2003年负责主持的海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主体性教学对数学能力的促进作用》顺利结题,得到国家课题专家组评审后全省推广。个人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级论文评比中获奖,2011 年撰写的论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获得省级评比一等奖。陈晓丽执着于教育教研工作,曾经担任县一小、县四小副校长多年。

2019年志愿到偏僻落后艰苦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支教,不怕困难,潜心支教,教学教学水平高,热情帮助指导该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成绩突出,深受支教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被国家教育部授予纪实荣誉证书,被凉山州金阳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支教教师。2020年11月,陈晓丽赴凉山州支教的先进事迹经南国都市报报道后又在学习强国上发表。从教 31 年来,陈晓丽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师,多次被评为昌江县优秀教师,曾被评委昌江县十佳教师,2015年被评为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课改先进个人、海南省课题研究先进教师。

荒凉连片的大山,是她圆梦的地方

2019年8月24日,陈晓丽报名前往凉山支教。很快,这一消息就在陈晓丽的亲友间传开。“你为了去支教,把副校长的职务辞了,家里的老母亲身体也不好,你自己也50多岁了,还折腾什么呀!”身边的不少朋友都劝说她再三斟酌,但陈晓丽内心笃定,她说:“去凉山支教是自己从教以来一直就有的愿望,我不能错过这次机会?!?/p>

陈晓丽的坚持,最终得到了家人、朋友的理解与支持,临出发前,大伙再三嘱咐道,“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们等你归来?!?/p>

同年8月31日,陈晓丽等海南支教团一行共计10人如期赶赴凉山西昌,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骨干教师会合。在那里,大伙接受了为期两天半的动员大会和培训,随即奔赴支教地金阳。

从西昌到金阳,路途214公里,陈晓丽一行乘车翻山越岭,从中午1点到晚上8点,历时7个小时的车程才抵达目的地?!安患堑梅硕嗌僮?,拐了多少个弯,我只知道,大伙全程都是两手紧握扶手?!笨杉幢闳绱?,从未晕过车的陈晓丽,那一次还是吐得一塌糊涂。

“终于如愿以偿了!”刚下车,看到荒凉连片的大山,陈晓丽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这就是支教的地方,也是自己圆梦的地方。

克服身体不适,只为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

金阳县位于凉山非常偏远的地方,除了路况不好,气候、饮食和海南也有很大差异。刚来不久,水土不服的陈晓丽就感冒了,闹肚子整整两周,只得靠药物熬过那段艰难的时光。

身体状况虽有不适,但52岁的陈晓丽咬牙坚持,并很快进入工作角色。陈晓丽被安排在天台小学五年级(6)班支教,班里学生百分之九十六都是彝族孩子。

这是一所位于半山腰的学校,陈晓丽每天都要走几十分钟陡坡才能到达学校 ?!坝惺迸雷排雷畔ジ蔷褪懿涣?,特别是寒冬天气,更是疼痛不堪。但每每想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就顾不了那么多了。”陈晓丽说。

天台小学五年级(6)班的孩子们给陈晓丽的第一印象是有点“野”。陈晓丽说,班里的孩子不少是留守儿童及来自单亲家庭,在摸清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后,她不仅主动找他们谈心,还经常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衣服、牛奶,并且帮全班孩子们买书,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送去温暖。

此外,为了改变孩子们不良的卫生习惯,陈晓丽带头打扫教室,清理垃圾,给孩子们树立标杆。陈晓丽用一次次的小举动,敲开了孩子们的心门。不仅是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孩子们卫生习惯也在慢慢变好,主动弯腰捡拾垃圾,参与班级、校园保洁。

“陈老师对我们卫生要求的很严厉,立下的规矩让我一开始有点不爽,但几个星期后,我之前的坏习惯都改掉了。”两个星期后,学生陈古日在本子上写下的这句话,让陈晓丽开心不已,“老师只要投入了真心,就一定可以换回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

陪孤儿过彝族年,弥补孩子缺失的母爱

支教期间,陈晓丽赶上了当地的彝族年,获得了7天假期。当时,大部分老师都回家探亲,陈晓丽原本也可以回家看望生病的母亲,但她思索再三,决定留在金阳陪孤儿吉色罗中和他七十多岁的奶奶。

彝族年当天,陈晓丽带着吉色罗中去逛街,晚上回到家,跟吉色罗中和他奶奶一起吃了年夜饭。“这孩子特别懂事,我刚来支教那会,他还带苹果给我?!币蛭鄙俟匕?,吉色罗中有点内向,学习成绩也不太好,陈晓丽希望用自己的关爱,弥补孩子缺失的母爱。

后来,陈晓丽接到哥哥电话说母亲病重,让她提前回家,可一想到那群可爱的孩子,她犹豫了。

支教的半年里,陈晓丽教会了孩子们讲卫生,改掉了孩子们写字潦草的毛病,并多次通过家访,为孩子们带去温暖。 日积月累,陈晓丽与孩子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很快,陈晓丽的支教日子来到了尾声?!袄鲜Γ疑岵坏媚?!”、“您下学期还来吗?”、“老师,我们给您唱首歌!”……今年1月,在陈晓丽即将结束支教返回海南前的一个夜晚,孩子们自发为她送行。那晚,陈晓丽落泪了,她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海里全是孩子们灿烂的脸庞。

回到昌江,陈晓丽依然心系凉山,她放不下那群可爱的孩子,也时常打电话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不要忘记与老师在大山外再见的约定。

“要做一位有情怀的教育人?!痹诓恍〗衲昃傩械慕淌诒碚么蠡嵘希孪鲆杂判憬淌Υ砩矸葑隽颂馕白鼋逃淖饭庹?做灵魂的摆渡人”的宣讲,她结合自己的支教经历鼓励老师们,在教育路上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为偏远、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们送去更多温暖。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