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姓名: 马世菊
类别: 助人为乐
地市: 琼海市
时间: 2025年03月13日
事迹标题: 老战士外孙女传承红色娘子军的精神

在琼海市阳江镇,有这样一位大嫂,她一直努力践行着红色娘子军的革命精神,她就是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王运梅的外孙女——马世菊。如今,身为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特约志愿讲解员的她,正将外婆那一代红色娘子军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红色传承:在革命故事中成长

马世菊出生于1958年,从小一直与外婆王运梅居住。王运梅是红色娘子军的老战士,她常常给马世菊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讲述娘子军们为了革命理想奋勇前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马世菊的心中埋下了红色的种子,让她从小就对革命先辈们充满了敬意,也让她明白,红色娘子军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入党初心:代笔申请,圆外婆入党梦

2000年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对外开放后,一次偶然,90多岁的外婆得知自己不是共产党员,于是她总是讲“没有入党,就像是一个孩子没有家一样”,她一心坚持要入党。2010年,马世菊为百岁高龄外婆代笔写下入党申请书,帮外婆完成了入党的心愿。2012年,王运梅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年龄最大的新党员,这不仅是王运梅个人的荣耀,更是红色娘子军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

无私奉献: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马世菊的成长过程中,外婆王运梅的言传身教对她影响深远。外婆的热心肠和乐于助人精神深深感染了她。王运梅在革命年代的战火中英勇无畏,在生活中也总是关心邻里,照顾村里的聋哑人,帮助村民照顾小孩,在粮食短缺时外出挖野菜充饥。马世菊的父亲曾是阳江最早的乡长,改革开放后在镇企业担任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老党员。她的丈夫曾在三亚当兵,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马世菊深受熏陶,养成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性格,懂得了什么是无私奉献。

2005年马世菊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75年,17岁的马世菊从阳江中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担任学生会主席,还兼任农业代课教师和食堂会计。她管理学校的农场,带领学生学习农业知识,为学校的后勤保障付出了极大的心血。1992年,马世菊离开学校,与丈夫一起创业,从事门窗生意。尽管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她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2000年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对外开放后,王运梅到纪念园去做义务的红色教员,宣讲革命故事。

家庭温暖:与外婆相守的33年

1981年,马世菊成婚后,她毫不犹豫地将年迈寡居的外婆接到身边照顾。这一照顾,就是长达33年的时光。在这33年里,马世菊始终把外婆放在第一位。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马世菊从未有过丝毫怨言。她知道,她是外婆的精神支柱,照顾外婆就是守护红色娘子军的精神火种。

王运梅患有高血压和胃病,身体状况不佳。马世菊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外婆,还在精神上给予她极大的支持。她常常陪着外婆回忆过去的革命岁月,陪外婆和老战友聊天,听她们讲述那些感人的故事。细心关爱她们,外婆的战友们也常说“王运梅的外孙女是把我们也当成亲外婆啦”。

马世菊的善良与孝顺,也让她的家庭充满了温暖与和谐。在她的影响下,她的两个儿子也很关爱王运梅,每次从学校回来总是要先去找“阿豆”玩。二儿子也受到王运梅的影响,一心报国,从公安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警察。

红色传承:讲述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

如今,马世菊已经成为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的特约讲解员。她用自己的方式,将外婆的亲身经历传递给更多的人。每当有游客来到纪念园,马世菊都会热情地为他们讲解红色娘子军的英勇事迹,讲述外婆和她的战友们在革命年代的点点滴滴,一遍又一遍......她哽咽的声音和饱含热泪的眼眶,使得外婆的故事格外生动和感人,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红色娘子军的伟大与不朽。

马世菊不仅在纪念园讲述红色故事,她还将这些故事带到了学校、社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娘子军的历史,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她的讲解深受大家的喜爱,许多听众都被她的热情和真诚所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红色娘子军的精神,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世菊,这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的外孙女,用她的行动诠释了琼崖战士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她从外婆那里继承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精神传递给了更多的人。她不仅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在社会中积极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感染了我们更多的人。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