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一行诠释着善心,一点一滴汇聚着感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和传播正能量,今年,海南省委文明办持续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发布力度,广泛动员,层层推,层层选,开展好“海南好人”的选树工作。
根据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要求,经择优推荐、审核评议、综合评定,12名同志入选2024年三季度“海南好人”名单。现陆续推出他们的事迹报道。
林位国,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作为“吊罗二代”,他二十九年如一日地与同伴们守护着大山,成为全国各地上山科考专家们公认的吊罗山“活字典”。他熟悉56万亩吊罗山上的树木花草,在山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进出自由。2020年获得海南省林业局主办的“最美护林员”。
精准如尺,亲自丈量的数字诗人
五十出头的林位国个头不高,说话不快不慢,沉稳得很,有着书生气和诗人的气质。但在吊罗山上,所有人都会尊称他为“林工”。
林位国的父亲是吊罗山的伐木工,1958年从广东来吊罗山林场工作。1992年,林场招工,林位国成为吊罗山的第二代伐木工。林位国工作不久,恰逢国家对森林资源从砍伐到保护的转型期,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忙于造林护林。2001年,林位国成为海南首批“天保工程”护林员,至今也满20年。
“二十多年了,说说你对吊罗山有多熟悉?”面对这个总被问及的话题,林位国这样精准地回答:海拔650米以上才能找到陆均松,想找青梅需要爬到海拔700米以上,蝴蝶树的分布广,红壳松只生长在很小的区域,坡垒在海拔500-800米总是两两相伴生长……
“科研样地必须四四方方,每块边长26.52米?!绷治还不队檬直泶?,习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近十年,经林位国建设的科研样地不下100个。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所、昆明植物所、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科院、林科所等在吊罗山上做科考的专家们,对林位国的专业程度非常认可。
热爱植物,编织情感的故事家
林位国特别喜欢植物,认识500多种植物,对热带雨林里的植物有着深厚的情感?!爸灰趼奚缴嫌械?,专家讲得出名字的,我肯定能找到?!彼K灯鹚灾参锏母惺?,甚至为植物编写故事。
“他讲大话是有底气的。”江海声是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是国内研究海南热带雨林时间最长的专家之一。在他看来,林位国是全省护林员优秀代表之一。
林位国对植物不只有敏锐的观察力,更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多年前,在一次跟随江海声团队在吊罗山调查青皮途中,林位国走在队伍最前面,看到河沟边上一株挺大的植物与众不同。待科研队伍上前一看,确实非常奇特:共四株植物缠绕在一起,分属3个不同的种。原来,它们的根长在一起!
林位国对56万亩吊罗山的生态特征了如指掌,哪里有坡面,哪里有沟谷,植物的阳性、阴性、高层、林下,他全记在脑子里,都能说出这些植物的习性。
心绘地图,自由穿梭的科研向导
吊罗山分为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ち衷泵敲磕甑暮硕ü芑っ婊杂胁煌A治还疃嗍毖不す?000多亩林地,少则3500多亩。
林位国早就把56万亩吊罗山的地形环境在心里幻化成“三维动图”,可以自由出入,不会迷路。他多次充当向导,在崎岖的山路上为科研队伍引路。
林位国就像一名永不言倦、充满信念的“特种兵”。除了常年配合科考工作,这位“特种兵”的日常工作被填得满满的,巡山护林、防火防盗猎,防范蚕食林地……每一项工作都倾注了林位国对吊罗山的热爱与敬畏。(江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