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2023年“最美铁路人”王笑冰:用心守护环岛高铁安全
发表时间:2024-02-01 来源:海南日报

信号是铁路系统的“神经中枢”,指引火车安全运行;而高铁信号对于高铁安全稳定运行更是至关重要。今年春运启动以来,??谧酆衔薅魏?谧酆衔蕹导湫藕殴?、高级技师王笑冰和同事们已进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

从业近30年零违章、零违纪、零事故,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火车头奖章、铁路工匠等荣誉,王笑冰一路走来,载誉无数。

“看到‘复兴号’每天安全、正点奔驰在环岛高铁线上,我很自豪?!蓖跣Ρ?。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共有10名个人和1个集体获得2023年“最美铁路人”称号,王笑冰的名字赫然在列。

跨越山海  结缘世界首条环岛高铁

王笑冰,湖南人,土家族,出生于1976年冬天,父母期望他能笑对冰雪,所以取名笑冰。

在湘西大山中听着火车轰鸣声长大,在王笑冰看来,火车承载的是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梦想。1994年毕业后,他也如愿成为一名铁路人,在家乡从事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工作。

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王笑冰就立志成为一名业务过硬的信号工。他经常熬夜苦读,自学各种新技术,也见惯了凌晨两三点钟的月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25岁,王笑冰成了段里最年轻的工长之一;32岁,又成了段里最年轻的高级技师,是湖南怀化电务段数一数二的拔尖人才。

命运的齿轮也在悄然转动,2010年,王笑冰受邀到当时的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担任电务技术比武裁判,其间结识了粤海公司徐闻站货运员王艳梅,两人相见投缘,谈起了异地恋,也让他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

彼时的海南正大步迈入环岛高铁时代。海南环岛高铁东段于2010年底开通,西段建设也在筹划中,世界首条环岛高铁呼之欲出,正急需信号专业人员。

2011年初,带着对爱情和事业的双重憧憬,王笑冰告别家乡和熟悉的工作环境,毅然南下,成为海南岛第一代高铁人。

“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学最先进的高铁信号技术。”王笑冰说。

由湘西转战海南,他也从此将自己与海岛铁路信号工作紧紧连在一起,成了一名海岛守路人。

破解故障难题上百个  用心守护环岛高铁信号安全

信号是铁路的眼睛。在高铁时代,信号不仅是眼睛,更是整个铁路的神经中枢。王笑冰加入海南铁路以来,先后参加大中修、站场改造等施工百余次,凭借着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消除设备隐患、破解故障难题上百个,为高铁安全“擦亮眼睛”。

但初到海南,事情却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适应气候是第一关,海南常年高温、高湿、高盐,常年户外工作,晒伤脱皮那是常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笑冰脖子上都要涂一层膏药。

王笑冰更要适应高铁新业务的挑战,他第一次走进信号楼,看到全新的信息化、数字化的信号设备,既好奇又陌生;特别是走到高铁才有的列控机柜旁,上面密密麻麻闪烁的指示灯,让身为原单位技术骨干的他也认识到了差距。

王笑冰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高铁知识。在一次列控系统升级施工中,为了搞清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原理,他追着厂家技术人员刨根问底地问,还软磨硬泡在凌晨天窗作业后拽着对方花了1个小时给自己手绘了一张原理图。

“他们觉得又气又好笑,说我是他们见过最难缠但是又最好学的人?!蓖跣Ρ匾淦鹫舛尉孕拇娓屑ぁ?/p>

正是凭借这股韧劲,半年后,王笑冰已熟悉掌握了相关业务知识。2011年,他以海南选手的身份拿到了集团职业技能竞赛“全能第一”的成绩,并被湖南、广州两家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工作中,王笑冰思考最多的是设备如何能不出故障、出了故障如何最快修复。为此,他坚持在执行信号设备检修作业标准和提升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能力上双管齐下,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王笑冰工作法”。

技术过硬,遇到难题工友总喜欢找王笑冰救场。2013年11月,强台风海燕来袭,王笑冰接到同事的电话,被告知海口站有个区段的轨道电压发生瞬间波动。尽管彼时火车已停运,家人都劝他等台风过后再处理,可王笑冰却觉得隐患不能过夜,立即赶到现场。经过仔细查看,最终发现道岔比较隐蔽的地方存在短路的情况。消除完隐患后,已经凌晨四点多,虽然衣服都湿透了,但是他却非常高兴,心里也踏实。

2015年,在海南环岛高铁西段开工建设,??谡拘杞卸啻胃脑焓┕ぃ讯却?、情况复杂。王笑冰又一头扎进施工现场。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王笑冰参加高铁列控系统改造、海口南站计算机监测施工等大中修、站场改造施工100余次,安全优质完成每一次任务。

从业近30年,实现了零违章、零违纪、零事故,在一次次检验中交出完美答卷,这是对他身为铁路人坚守职责的最好诠释。

热衷于为后辈“点灯引路”   诠释“最美铁路人”担当

与设备打交道,除了会干、肯干,还要学会巧干。海南四面环海,常年受台风、雷暴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潮气、雨水无孔不入,容易进入到沿线电缆箱盒,造成电缆绝缘不良,甚至短路,以往的做法是依靠人工逐个开盖排查,费时费力。

2022年,作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的王笑冰,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攻关。前期有人开发过有线监测???,需要单独供电,涉及加装电缆,比较麻烦。于是,他们开展定制化创新,与设备厂家合作,开发一个集无线传输和自供电功能的监测???,当箱盒湿度超过一定指标时,手机App会自动报警。

2023年,第一代产品出炉,王笑冰团队进行了试验,加装了??榈牡缋潞胁问斐J?,作业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箱盒电缆绝缘不良率下降了80%以上?!坝惺币桓鲂〈葱戮徒饩隽舜笪侍?。”王笑冰说。

两年多以来,王笑冰还带领团队开发了轨距精改专用工具、ZPW2000轨道电路简易上电测试工装等成果,这些创新成果均已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已申请国家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为企业创效上百万元。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作为海南岛第一代高铁职工,王笑冰深知做好技术传承是支撑海南高铁发展的有力保障。扎根海南14年来,他在自己成长的同时,更喜欢将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工人。

作为业务培训骨干,王笑冰承担起培训工作。为了让干部职工有更好的学技练功场所,王笑冰带领工友们对段部的职教实训基地进行了改造和重建。经费不够,他们就将下道的旧设备“变废为宝”。就这样,从施工图纸修改、具体施工、设备调试,再到交付使用,王笑冰和工友们起早贪黑干了两个多月,终于打造出了升级版的实训基地。

王笑冰的课堂很“潮”,他用学员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让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学技能有兴趣、记得住。新学员死记硬背电路图,太枯燥,授课效果也不好,王笑冰就琢磨出了“广场舞版”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图,用记忆口诀配合肢体动作,寓教于乐。

近年来,王笑冰先后培养出了全国技术能手1名,全路技术能手13名,高级技师12名,技师33名。

笑对冰雪,直面风霜,敢于求索,勇于担当,王笑冰成功诠释了新时代“最美铁路人”的担当。

“14年前,我只身一人来到海南。现在,我带的学生遍布在海南各个角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与热?!蓖跣Ρ?,作为环岛高铁的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他也只是万千海岛铁路人中的一个代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