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因病逝世 爱留人间 65岁老人在海南捐献眼角膜及遗体
发表时间:2023-09-22 来源:“学习强国”三亚学习平台

自费搭建社区爱心驿站,义务为居民提供上门维修服务;10年里捐15万元资助11名困难大学生……来自哈尔滨的65岁张志德是一名退休工程师,乐于助人的他,用点滴善举诠释“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真谛,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9月8日,张志德因病逝世,根据他的遗愿,家属在海南省三亚市捐献其眼角膜和遗体。

张志德生前在“爱心驿站”里整理部分维修工具。(来源:新华社)

让温暖汇聚成流

他建“爱心驿站”,资助大学生上学

在街坊邻居的印象里,一头银丝的张志德,总是用行动把乐于助人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人,让点滴温暖汇聚成流。

张志德住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崇俭街,退休后的他总是闲不住,这家棚顶漏了,那家地漏堵了,隔壁的火墙坏了,这些都是张志德上心的事,二话不说拿上工具义务帮忙修缮。2010年,他征得街道办的同意,在小区院外花费一万多元搭建了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屋子里放着各种维修工具,居民可以随意借用。与此同时,张志德还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维修服务。

在张志德的这间“爱心驿站”里,行人会来这里避雨歇脚,环卫工可以热饭取暖,小朋友能在这等待家长……这里已然成了大家的暖心港湾。2015年张志德再次征得街道办的同意,自己花费2万元,将5平方米的爱心小屋扩建成10平方米的“爱心驿站”,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不仅如此,张志德还关心关爱困难学子,为他们点亮希望之光。据生活报2016年的报道,2006年,张志德从新闻中获悉一位来自青海的困难大学生需要帮助,他立即联系到了该学生所在的学校,给该学生500元生活费,又为其买了新衣服,还在学生饭卡里存了1000块钱。此后,张志德在10年间捐款近15万元资助了11名困难学子,帮助他们逐梦追光。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因病逝世捐献眼角膜和遗体

生前,张志德常说,能帮助别人,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事。自己没有子女,牵绊少,希望在死后将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

几年前,张志德与老伴姜女士来到三亚定居,享受夏日阳光与旖旎的滨海风光。2019年6月13日,张志德在三亚市红十字会办理了人体器官、眼角膜、遗体捐献登记。

9月8日上午9时18分,张志德因病逝世,其亲属遵照他生前意愿,在红十字会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将他的眼角膜和遗体捐献,他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眼角膜将帮助海南两名眼盲患者重见光明;遗体捐献至海南医学院,成为一名“大体老师”,助力医学事业发展。

“健康时,你努力做有益于社会和亲友的事,生病后,你依然想着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切都按你的遗愿……”9月8日,张志德的爱人姜女士郑重地在捐献确认书上签字,按张志德遗愿捐献他的眼角膜和遗体?!案卸?0年婚姻中你给我的一切,为此,我点上一盏心灯,照亮你通往天堂的路,祈祷天堂没有病痛,一路走好?!?/span>

“愿张志德同学一路走好!”“沉痛哀悼张志德同学!去天堂路上,一路走好。”“你为人善良、谦和,有着一种上进努力、积极拓展的精神,你的离世令人悲痛!”……当天,听闻张志德离世的消息,其大学同班同学纷纷为其悼念。同学剑飞回忆,张志德是班级的老大哥,他待人诚恳、乐于助人、注重感情、奉献公益,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拔颐鞘チ艘晃缓眯殖?、好挚友,愿志德兄一路走好!迎接你的会是鲜花盛开、彩霞满天!”

一颗为社会志愿服务的心,一份以助人为乐的情,张志德以善举汇聚暖流,脉脉流淌直抵人心。

记者从三亚市红十字会获悉,张志德先生的名字将会刻在三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的纪念碑上,接受社会各界的永久缅怀。截至目前,三亚共有579人线下现场志愿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不含线上登记数据),完成遗体捐献50例、角膜捐献40例、人体器官捐献20例,为挽救器官衰竭患者、眼疾患者和医学研究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记者 胡丽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