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形容老师,人们常会想到:”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但形容特教老师,很多人的印象仅仅是“很有爱心”。一句轻轻的“有爱心”,抹去了多少特教老师的辛勤付出,淡化了多少特教老师的辛酸苦楚。
特教老师作为庞大的教师队伍中一个很小的分支,他们所做的日常工作远比普校老师要繁杂和辛苦,因为他们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90 后”女孩陈晓静因为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无声的河》,于是对手语情有独钟,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电影里温暖那些障碍类学生的特教老师,于是高考填报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2013 年大学毕业后,她怀揣梦想,从老家陕西来到海南儋州,担任儋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这里的残障儿童教育事业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师爱无垠,撑起特殊儿童“一片天”
陈晓静已在岗位上坚守10年,对待学生像姐姐,更像妈妈。陈晓静大学毕业带的第一届听障学生现如今有四个考上了大学并已毕业,他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姐姐”。
有个叫文文的男生前些天发信息给她:“姐,我记得去儋州特校,是我第一次接触手语,是您教的我,第一次见怎么用手语比我的名字,原来这么美!”还有个叫壮壮的男生曾发微信给她:“其实我谢谢姐姐的选择,让我们在海南相遇……因为有您们,我们才有今天。”
因部分儿童障碍程度特别严重,无法到校上学,为尽可能让适龄残障儿童得到及时的康复训练与学习,儋州开展了“送教上门”。在工作开展之初,陈晓静不怕苦不怕累,经常利用课余与周末休息时间,奔走于各个乡镇,为残疾孩子送教上门。
2016 年,学校安排陈晓静带培智一年级。因为是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类型的学生,家长没有给予孩子最基本的康复训练,所以刚刚入校的孩子很难管理。在生活适应课上,为了教会孩子们排队上下楼梯,她不顾自己摔伤的左膝,忍着疼痛带着孩子们每天从一楼爬到三楼反复练习,最后导致膝盖伤情加重,不得不住院治疗。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17 年的时候,陈晓静接管了二年级的一个班,当时班内有个女生配有助听器,发音相对较好。陈晓静从一个字到一个词再到一句话,反反复复地教她发音,鼓励她在打手语的同时勇敢地开口发音说话,并引导家长在家适当地让小孩独立去小商店帮买生活用品,锻炼她主动跟人开口说话的能力。在 2019 年的教师节,陈晓静收到了这个 11 岁的听障女孩亲手制作的贺卡,上面写着“陈老师,我不希望您辛苦,谢谢您教我学会了说话……”
有一次陈晓静感冒咳嗽严重,连续几天都在输液打点滴,其中一天下班后还没有离开办公室,有学生跑来跟她说班里有同学打架。陈晓静跑到教室看到一名言语障碍伴有智力障碍的学生被另一名听力障碍的男生摁倒在地上。陈晓静拽起了那个听力障碍的男生,对他俩讲:“你看,因为你们打架,老师来处理你们的事情,去医院晚了医生就会多扎我几针”,他哇的一声就哭了,立马拉起在地上的同学抱在了一起,相互道歉。那一刻让陈晓静特别感动,原来他们这么在意自己。
还有一次晚自习的时候,一个听力障碍女孩在看《生命的摇篮》这本书,她看到《为什么有人耳聋》这一页,用手语问陈晓静:“老师为什么是我听不见,他们嘲笑我耳朵上的助听器,我回到家里没有朋友,他们不喜欢我?!蹦且豢坛孪惭劬炝?,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就拍了拍她,自己去教室外整理好思绪再回到教室,告诉她:“你们戴助听器就跟老师近视戴眼镜一样,是他们不了解,你要再内心强大一些?!背孪簿∽约鹤畲蟮呐Ω怂参坑肟隙āT诳煲峦碜韵暗氖焙?,她发现这位女孩在作业本上一遍又一遍地写着:“珍爱生命,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守望陪伴,为特殊儿童成长之路点灯
听障学生,因为听不见,不能言语,大多胆小、心理自卑,对学习以及生活没有多大兴趣。每天下午放学后,学??璧诙翁妹朗蹩危勺诺睦鲜萄亲鼋鹚坎噬盎5笔卑嗬锶パ暗难Я艘欢问奔浜缶醯媚丫妥靼樟?,都来跟她说,不想去上这课、难、不会……
于是陈晓静便在每天下班后,一头扎进第二课堂里,陪着学生一起一点一滴慢慢学。这时,孩子们反而学得更带劲了,争先恐后地都要报名去上这课。
到了六年级,长大了的姑娘,心思也就敏感了,会因为怕别人笑话她耳朵上的助听器,出了校门就不敢戴、不敢开口说话了。陈晓静班上就有这样一位女孩,在了解到女孩认识自己回家的路,家长也希望小孩能自己回家的情况后,陈晓静便与家长提前联系好不用来校接小孩,随同这个女孩一起出发去她家了。这一路,从城里的公交到乡村的班车,她鼓励着女孩要大胆,“逼迫”着女孩到站大胆开口跟司机说了“下车”。从此以后,这个女孩每周末回家、返校都能一个人了,并且也自信了很多。这个女孩的家长在家庭报告册一栏写道:“我的小孩会说很多话了……我对老师的工作非常满意?!?/p>
爱撒特教,投身公益书写精彩篇章
陈晓静不但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还会利用寒暑假时间去一些特殊儿童康复机构当志愿者。她在一所聋童幼儿园给孩子们做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孩子们会亲切地叫她“妈妈”。在儋州工作期间,她经常协助公检法机关服务聋人案件的办理。武汉疫情期间,陈晓静加入“听障防疫科普与援助公益团队”,向中国两千万聋人群体手语科普防疫常识。
2015 年,机缘巧合下陈晓静认识了三位社会好心人士,他们愿意资助这些孩子的生活费,于是陈晓静成功组建了“春暖花开”资助群。受到她对特教工作的执着与热情的影响,至今已有 17 位社会人士和她一起,资助了 18 名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费,累计八万余元。
奉献无悔,争做特教路上“常青树”
陈晓静深知,当好一名特教老师只有爱心和耐心是不够的,它更需要专业。大学那个时候,手语语言学还不够完善,所学的手语是以听人为主体编辑的词汇手势,经调查聋人普遍看起来吃力,不是很好理解。而手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它是聋人的第一语言,要符合手语的自身规律和特点,才能得到聋人的欢迎、认同和使用。为此,她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在各级各类赛课、教育教学论文比赛活动中,多次荣获市省级一、二等奖。因为她表现突出,在 2018 年 9 月由儋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儋州最美教师”荣誉称号;2019 年 9 月由教育部、中国残联授予“全国特教园丁”荣誉称号;2022 年 3 月由共青团海南省委员会授予“向上向善海南好青年”荣誉称号;2022 年 9 月由海南省教育厅授予“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2022 年 10 月由儋州市教育局授予“儋州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陈晓静还担任“2021 首届(BIEF)博鳌国际电竞论坛新闻发布会”“海南省第八届残运会暨第五届特奥会”开幕式、闭幕式手语主持人。为此,她的事迹上了学习强国,多次被人民网、新海南、《南国都市报》、南海网、搜狐等媒体报道。
陈晓静说:“帮助一个特殊儿童,其实是在挽救一个家庭,特殊教育是需要全社会的人参与进来的,我能做的就是一点点,我希望自己做的这一点点能够影响到身边的人,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一起帮助这些孩子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独立生活?!闭蛭谐孪舱庋奶亟汤鲜Φ募崾?,绝望的特殊儿童家庭才有了继续面对困苦生活的勇气。陈晓静对特教事业的执着与无私奉献的那股劲儿,像是把“特殊教育”当成了一种“信仰”。独身一人在海南,在儋州这片土地上,始终带着热情,用爱坚守着“尊重生命尊严、创造生命价值”的责任,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贡献力量,为这里的残障儿童召唤着生命的春天,绽放着洋溢青年力量的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