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周刊 | 何素丹:指尖上的舞者
你见过会舞动的沙子吗?在海南沙画艺术家、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师何素丹的指尖下,沙子不仅会舞动,还能变换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
随着音乐响起,沙画台下的灯光亮起,只见她手握一把沙,一泼成海,一撒成山,或婉约或壮美的图景浮现眼前。指尖轻拂,细沙又化成灵动的人儿、翩飞的鸟儿、畅游的鱼儿,栩栩如生……
日前,海南省公布第三批南海育才项目人选名单,何素丹位列其中;2023年海南“十佳巾帼好网民故事”评选,何素丹同样榜上有名。在她看来,荣誉并非沙画创作的终点,用手中的沙子描绘生活、记录时代,使其成为传播海南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窗口,是需要长期坚持去做的事。近日,记者对话这位“指尖上的舞者”,感受流动的艺术之美。
何素丹在创作沙画。
“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
何素丹与沙子结缘,要追溯到19年前。2004年,年仅15岁的何素丹考入武汉理工大学动画专业。一次,老师带着学生们到长江边上写生,之后她便经常去江边打卡。随着天气转凉,江边冷飕飕的风让不少学生打了退堂鼓。
“很多同学通过找图临摹完成任务,到江边写生的人越来越少。但老师说一定要写生,我也就老实照做了?!焙嗡氐に?,当时她经常一个人在江边一待就是一天,偶尔感到无聊了,就在写生间隙玩弄起脚下的沙子。这一捣鼓她发现,沙子在手指的舞弄下可以变幻出各种图景,很是有趣。于是,她索性将沙子带回宿舍继续研究。
而真正让她走进沙画天地的,是大学时期观看沙画大师弗兰克·库科的表演《一场震撼的演出》。彼时,沙画在国内并不流行,尝试的人寥寥无几。为了弄懂沙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2005年底,何素丹开始自行研究沙画。
没有教材,她就下载视频一帧帧地模仿;没有专门的沙画台,她就用制作动画的拷贝台替代;没有材料,她就去江边采一些,然后一遍遍筛选,以获得粗细均匀的沙?!?/span>
就这样,何素丹一边读书,一边琢磨沙画,本科毕业后考上了海南大学的研究生。到海南求学后,她开始认真思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暗笔?,父亲对我说了一句话,‘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对我影响很大?!笨悸且环?,她决定深耕沙画领域,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沙画师之一。
“是我选择了沙画,也是沙画选择了我。”在10余年的沙画创作生涯中,何素丹每天都和沙子打交道,即使手指常常被磨破,或者总是独自背着重达三四十斤的沙画台、摄像机等外出表演,她也不曾言弃,反而乐此不疲。
何素丹的沙画作品《十月》。
“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
沙画创作技艺的练就并非一蹴而就。从零基础的“小白”到资深专业人士,何素丹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
读研期间,何素丹对沙画的研究逐渐深入,开始探索将沙画和传统艺术结合起来?!安唤鲆烙檬裁床牧洗醋魃郴挂蒙郴髌犯吖凵托?。”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她将所学的设计学知识融入沙画创作,力求在美学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准。
2011年,毕业后的何素丹进入海南省边防总队文工团。近10年的军旅生活为她创作沙画提供了丰富素材。也是在这一阶段,她尝试将沙画创作“搬”上舞台。
“我从小爱唱歌,在军营时经常到演唱队伍客串,得益于多次登台演出,我的台风变得越来越好?!焙嗡氐せ匾?,一次举办事迹报告会,许多真实场景不好呈现,她便想到用沙画进行展示。经过近半个月的构思、创作、打磨,她完成了在舞台上的第一次沙画表演,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此后,她的创作逐渐从幕后转至台前。
“每次上台前,我都要练习至少50遍,通过不断练、反复练,让自己清晰地知道在哪段音乐、哪个节拍处要切换场景,甚至会形成肌肉记忆。”何素丹说。
沙画具有流动性,除了现场表演,只能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呈现?!吧阆窕茉谏郴ǖ恼戏?,这就要求我们表演时头不能太靠前,因为容易入镜,也不能太靠后,目光斜视构图容易出现失误。”何素丹说。刚尝试录制视频时,她让家人从后面揪住自己的头发,以维持身体平衡,“录多了就习惯了,现在已经能熟练掌控身体倾斜的角度”。
2019年,何素丹告别军营,到海南师范大学任教,此后她开创了纸上固彩沙画和布面固彩沙画。在第五届海南省南海文艺奖评选中,她的固彩沙画作品《琼北乡谣—时光系列》入选“民间文艺类”奖项。
“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次探索、挑战甚至困难,都是宝贵的财富?!焙嗡氐ぬ寡?。
何素丹的沙画作品《秋分》 。
何素丹创作的综合材料沙画《花溪》。
何素丹创作的综合材料沙画《春常在》。
“沙画需要被更多人看见”
“有没有人在电视上看过沙画表演?”“有没有人在现场看过沙画表演?”每次外出分享,何素丹总是向在场观众提这两个问题。
“有时看到只有三五个人举手,还是感到挺遗憾的,说明沙画没能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焙嗡氐じ锌S谑?,她一边创作,一边致力于推广沙画。
在海南(???特殊教育学校,何素丹开设了公益沙画课堂,坚持每周给有听力障碍的学生上沙画课。不太擅长手语的她,大多时候需借助手机输入文字与学生交流。“这并不影响大家的学习热情,遇到一些复杂的造型,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很喜欢这样的艺术形式?!焙嗡氐に?。
小蝶是公益沙画课堂的一名学生。在何素丹的指导和鼓励下,小蝶第一次登上了沙画表演舞台,第一次凭借沙画作品摘得奖项。
台上三分钟,台下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小蝶听不见音乐,为了让表演完整地呈现,前期练习时,何素丹只能通过反复提醒“画到哪里需要快一些,画到哪里需要停顿几秒”,以让小蝶记住每个画面展示的时长,把握好转场的节奏?!暗笨吹叫〉钪找黄浅傻赝瓿杀硌菔?,我的眼眶湿润了?!焙嗡氐せ匾涞馈?/span>
除了用沙画帮助无声世界的孩子成长,何素丹还用沙画传递中国式浪漫。近年来,何素丹从二十四节气及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汲取创作灵感,创作了一系列中国风的沙画作品。
2022年端午节,她用沙画描绘了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等场景,配上英文解读,制作发布了一段视频,广受关注,多位外交部发言人及我国驻外大使转发推荐。
何素丹计划投入更多精力研究海南本土文化。在她看来,海南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都是自己重要的创作灵感来源?!敖酉吕?,我想重点挖掘东坡文化,用沙画将东坡在海南的行走足迹、在海南写下的诗词串联起来;同时,好好挖掘海南的姓氏文化;把海南的老宅子好好画一遍……”谈及未来的创作思路,何素丹眼中充满憧憬。
如今,沙画已成为一种时尚流行艺术,但何素丹认为,有必要推陈出新。目前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她,正在研究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沙画创作,“希望未来能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机器的自主表演,让沙画艺术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推广”。(记者 张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