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媒看海南丨新华社关注海南护林员陈庆:雨林寻猿40年
当听到雨林低洼的山谷里传来长臂猿的啼鸣,赶紧起身去寻,一个趔趄滚下陡坡,脚踝骨裂??孔帕街皇?,忍痛慢慢爬回营地,给同事留了张字条,再一瘸一拐挪到山边公路,拦辆车去医院急救……
这是海南护林员陈庆工作期间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
↑陈庆在雨林中观测海南长臂猿。(受访者供图)
海南长臂猿作为中国特有物种,曾一度濒危到只剩下7至9只。1961年出生在海南霸王岭林场的陈庆,初中毕业后继承父业,当起了伐木工人,从未想过与隐居深山的长臂猿有任何交集。
那时,一片林子砍完了,伐木队就转移到另一片林子。刀斧、车辆、机器的嘈杂声一响,野鹿、鼯鼠、果子狸吓得拼命往大山深处逃。而海南长臂猿通?!爸晃牌渖?,不见其影”,显得格外神秘。
↑陈庆拍摄的海南长臂猿。(受访者供图)
在陈庆的记忆里,第一次遇上海南长臂猿的场景依然清晰:进山伐木,一黑一黄两个身影从头顶晃过,最后静静地停在大树枝头采果进食?!俺け墼常〕け墼?!”他紧张得喊出声来。“当时想多看几眼,但很快又担心它们被附近猎人发现?!庇淘ピ偃?,陈庆连忙学了几声狗叫,把它们“赶”到更茂密的山林中去。
长臂猿很快消失在雨林之中。陈庆心里顿时泛起了嘀咕:“原始森林照这样砍下去,长臂猿可能就没有家了?!奔阜枷攵氛?,伐木6年的陈庆索性辞去工作,转岗到海南霸王岭自然?;で被ち衷?,开始了他在大山深处寻觅、?;ずD铣け墼车纳?。
饿啃干粮渴饮泉,蒲葵用来盖草房。进山时,拿望远镜观测,用相机拍照,然后在本子上记录它们的行踪和生活习性。从早到晚,陈庆巡护一圈下来,脚像注铅似的抬都抬不起。
有一次进山寻猿,大雨倾盆,天快要黑了。为了观察长臂猿的睡觉姿态,陈庆便在一棵树下蹲守,忘了返回营地。队友和森林公安民警都以为他出事了,找过来时才发现,他在湿漉漉的地上睡着了。
↑陈庆在树上安装红外相机。(受访者供图)
艰苦的野外生活,换来了更多接触海南长臂猿的机会。“在雨林里休息时,有些胆大的长臂猿会窜到头顶,和人对视好一会儿,还摇头晃脑地认真打量?!背虑焖怠9鄄獬け墼彻ぷ髦?,最煎熬的是等待。为了便于观测,监测队员选择的山坡“坐不好坐,站不好站”,还要忍受蚊蚁毒虫的纠缠。有时鹰往山坡俯冲,吓得心惊肉跳。
然而,几十年里,即便患过几次严重的痢疾、哮喘,陈庆仍乐此不疲。
为了解决海南长臂猿的“吃饭”问题,陈庆参与了海南林业部门和民间组织开展的“护林行动”,增植果树,搭建绳桥?!叭耸植还坏氖焙?,我把妻子和孩子都拉上了‘前线’?!背虑焖担按蠹抑种擦?0万株长臂猿喜食的榕树、南酸枣、秋枫,还为它们连接了迁徙通道,搭起了生态绳桥,前后改造修复栖息地数千亩?!?/span>
↑陈庆拍摄的海南长臂猿。(受访者供图)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开始体制试点以来,“土专家”陈庆还参与安装了300多台红外相机,让海南长臂猿得到更好的观测和保护。
截至目前,海南长臂猿记录种群数量已增至6群37只。近年来,每当有婴猿降生,已经退休的陈庆都要一遍又一遍地跟亲朋好友“通报”,仿佛自家喜事。每当长臂猿大调查活动开始,闲不住的陈庆也会头一个报名参加。
“雨林是海南长臂猿的家,也是我的家。”陈庆看着手机里长臂猿的照片说,“希望有一天,海南热带雨林里会再现‘猿声啼不住’的画面?!保钦?陈凯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