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无偿献血志愿者让爱在血液中传递 献上"一臂之力" 热血温暖椰城
“‘一臂之力’就可以拯救生命,何乐而不为呢?”这是??诮滞废籽荨⑾籽的谑背O炱鸬纳?,话虽简短却充满暖意。
市民在明珠广场爱心献血屋内献血。记者 康登淋 摄
血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近年来,无偿献血已然成为??谡庾拿鞒鞘欣镆坏懒晾龅姆缇跋?,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撸起袖管”加入献血大军中,接力进行着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用爱心擦亮??诔鞘形拿鞯咨萌妊窃鎏礓虑?。2020年至2022年,??诶奂莆蕹ハ籽?03272人次,献血总量323480U(64.696吨)。
??谑腥嗣褚皆阂交と嗽辈渭游蕹ハ籽疃<钦?孙士杰 摄
一件坚持20余年的"小事"
在???,有那么一群人,从第一次到几百次,他们伸出手臂捐献热血,为急重症患者筑起生命保障。
今年52岁的王裕典是一名早茶点心师傅,距离他第一次献血已经过去了24年?!暗谝淮蜗籽窃?999年8月,当时无偿献血处于刚起步阶段,医院临床用血紧缺,我便和妻子一起走进了当时的海府献血屋。”王裕典回忆道,那时看到很粗的针头也有过害怕的情绪,但想到能拯救生命,就毅然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裕典在捐献血小板。受访者供图
如今,王裕典已成为一名“献血达人”,至今已累计无偿献血212次,捐献全血总量2400毫升,机采血量406个治疗量,无偿献血总量达327200毫升,曾7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1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平时一有空,他还会去献血屋帮助献血者填写献血征询表,讲解无偿献血知识,这一坚持便是许多年。
“这么多年来,我感觉到??诘奈蕹ハ籽驹刚咴嚼丛蕉啵褐行牡幕稍ぴ季!寺肌业锰崆昂镁迷ぴ疾拍苡邢籽幕??!蓖踉5湫ψ潘?,无偿献血就是一件平常的小事,但仍然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用点滴奉献汇聚成爱的海洋,用最平凡的善举维系好生命的纽带。
刘筱杰在血液机构捐献血小板。受访者供图
献一次血容易,坚持几十年献血却并非易事。与王裕典一样长期坚持无偿献血的还有海口公交司机刘筱杰。1997年起,他便一直坚持无偿献血,至今已累计献血248次,捐献全血总量3600毫升,机采血量451个治疗量,无偿献血总量达364400毫升。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激励更多人主动献血,刘筱杰经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宣传无偿献血无损健康,鼓舞身边的亲朋好友共同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昂芏嗲着蠛糜言谖业拇乱布尤胫驹刚叩男辛?,成为固定献血者,我们时常一起下乡宣传无偿献血,让周边村民也了解到献血的常识,号召更多人贡献力量拯救生命。”刘筱杰说。
刘筱杰已经连续好几年春节不喝酒、不吃油腻食物,就为了能够在献血量较少的节假日里,让温暖的鲜血为生命接力。他和每一位献血者,就像一个个血小板,即使普通渺小,但也要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在明珠广场固定献血屋,无偿献血的市民为所有献血者竖起大拇指点赞。记者 苏弼坤 摄
"青春热血"点燃生命希望
如今,大学生成了无偿献血的“主力军”。??诤芏啻笱咽鞘⊙褐行牡摹袄厦婵住?,他们热血沸腾、挥洒“青春热血”,传递着大爱和奉献精神。
“作为医学生,我很了解血库内的救命之血对患者来说有多重要,所以我更要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生林渤洋今年即将本科毕业,从大一开始,他便积极参加献血活动,如今累计献血14次,献血量达5600毫升。
在林渤洋的计划中,现在只是他“献血长征”的起点,只要身体足够健康,他会一直进行无偿献血。“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海南省大学生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短短几年时间内,林渤洋已经荣获了许多荣誉,“这些奖项是对我的一种见证,但即使没有这些荣誉,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李聪在海南省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受访者供图
2000年出生的李聪目前在海南师范大学就读,从小受到在医疗系统内工作的家人影响,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凹热怀赡炅耍陀Ω梦缁嶙鞒龉毕?。”李聪告诉记者,自己如今已累计献血33次,其中5次全血,28次血小板,并且将自己的信息录入了中华骨髓库,期待有机会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血液病患者。
捐献血小板要到市区内的省血液中心,李聪从桂林洋校区出发,虽然路程比较远,但他仍然定期前往,并且还鼓动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一起去捐献。“现在血库对血小板的需求很大,而血液是可以再生重造的,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坚持科学的无偿献血频率,就可以不断帮助到更多急需用血的患者?!崩畲纤档?。
杨大润在学校的献血车内进行献血。受访者供图
捐献热血,践行青年担当,海口还有很多高校学子通过无偿献血传递温暖和大爱。2021年,就读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杨大润通过学校公众号了解到学校内的献血活动,进行了第一次献血,从此便一直坚持下来。
如今,杨大润累计献血15次,共19100毫升?!爸宋质且患苋萌丝牡氖虑椋蚁衷谝彩茄G嗄曛驹刚咝岬某稍?,未来还会主动帮助更多的人。”杨大润骄傲地说,他即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海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捐献者颁发“捐赠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记者 孙士杰 摄
为陌生人送去"生命种子"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方式,能为患者送去宝贵的“生命种子”,而进行移植的先决条件是找到配型相符的造血干细胞。在茫茫人海中,两个人体信息匹配上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因此,??诙辔辉煅上赴柘字驹刚咴谑盏脚湫统晒Φ耐ㄖ螅龅幕卮鸲际恰懊晃侍狻?,都觉得自己是那十万分之一的“幸运儿”。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詹医生在进行淋巴细胞捐献。记者 孙士杰 摄
2022年10月27日上午,在??谑腥嗣褚皆鹤≡翰垦嚎?,就职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詹医生进行了淋巴细胞捐献,这是他第二次捐献自己的血细胞。2021年7月28日,詹医生为一名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2022年患者病情又出现重大波折,急需淋巴细胞增强免疫能力,再次请求詹医生捐献淋巴细胞?!懊挥杏淘?,接到电话后我马上就答应了,家人也很支持,给了我十足的动力?!闭惨缴娲院赖馗嫠呒钦?。
每次捐献造血干细胞都需要提前住院注射动员剂,注射后可能会产生腰椎酸痛等一些身体上的不适。面对这些的疼痛,詹医生毫不犹豫地承受了两次。“虽然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但能挽救他的生命,我愿意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闭惨缴ψ潘怠?/p>
受捐者家属为捐赠造血干细胞的“95后”女生送上鲜花。记者 康登淋 摄
“这是我们第二次成功配型,您的帮助就像黑夜里的星光点燃了我们生活的希望。”6月7日,在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的采集室内,1999年出生的??谂⑼跣∮保ɑ┪贾莸牧馨土龌颊叱晒柘自煅上赴醋允芫枵吲笥训氖中锤行恍乓槐室换型嘎蹲耪嬷康母屑ぶ?。
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95后”女生在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记者 康登淋 摄
大学时期,王小颖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希望自己能为血液病患者提供再生的希望。为了提前做好捐献准备,6月1日,在三亚工作的王小颖赶到??诳甲≡鹤⑸涠奔?。采集当天,王小颖和男友双手紧握?!澳杏亚傲教炀凸磁阄伊耍辛怂墓睦团惆?,让我充满力量?!毕氲酱哟艘院螅嗔艘桓鲇胱约骸把鱿嗔钡娜?,躺在病床上的王小颖笑得幸福洋溢。
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捐献者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记者 孙士杰 摄
目前,海南已累计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超170例。市民群众对捐献骨髓的认识更加全面,爱心人士越来越多,捐献志愿者人数逐年上涨,共同筑起保卫生命的长城,给予更多血液病患者活下去的希望,为??谡庾蟀亲⑷牍晒膳鳌#钦?nbsp;曾昭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