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下,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痒痒的?!熬荒苡檬峙?!”8月12日上午,三亚市崖州区保平村大学生志愿者陈仪,在核酸信息采集过程中,热到汗流浃背,但时时这样告诫自己。“信息采集对象包括病例密接人员,因此要格外注意防护。”
上午10时许,核酸信息采集员回到集结处,按流程脱下防护服。陈仪身上的衣服和头发都湿漉漉的。这是陈仪等一批“00后”大学生志愿者最近几日的常态。
19岁的陈仪是保平村人,也是广东一所高校的在读生。暑期刚回到家,便遇上突发的疫情,陈仪度假的愿望落了空。抱着“要让疫情早日控制住”的想法,8月2日,陈仪、陈乙月等10多名大学生主动联系村干部,申请作为志愿者加入抗疫队伍。
保平村目前被划为高风险区,村民的全员核酸需要入户采样,每天需要信息采集员将近20名。陈仪等志愿者经过培训,迅速掌握信息采集技能,快速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起得比鸡还早?!背乱堑髻┑?。她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即便睡眼惺忪,也会准时集结,按程序穿好防护服,跟着医护人员入户采样。12日上午,陈仪入户采集的对象包括管控区密接人群,入户前她还有些忐忑,“但一投入工作,就忘记‘忐忑’了”。
每天上午核酸采集工作结束,这一批“00后”志愿者还会主动到各卡点站岗,维护村里的管控秩序等。
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三亚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很多“00后”大学生积极参与,争着为家乡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保平村的1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只是一个缩影。
“每天都很累,但是这是我目前的人生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贝游醋龉挂咧驹刚叩摹靶“住?,如今已是熟练的信息采集员“大白”,“陈仪们”都觉得,可以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贡献,再累也值得。(记者 王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