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口广袤的田野沃土,到处都是绿意盎然的景象。
近年来,??诤裰猜躺⒄股自?,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绿色高效发展,通过广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田残膜回收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措施,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促使农业效益稳步提高,在??诘母鞔筇镅?、市郊蔬菜种植基地内,农业生产和环境?;ば?,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せ肪?、保证农产品绿色无污染良性发展,绿色兴农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诨贫┮瞪躺咝Х⒄?,不断探索绿色兴农新格局。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进入6月,??谑星砩角炱煺蚰糯迩砩礁5局种不氐乃咎锢镆慌煞崾站跋?,伴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稻谷收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经过收割后的秸秆被碾成粉末,随后,旋耕机低鸣,翻起层层新泥,锋利的刀头切碎深埋在地表下的根茬,将粉碎后的秸秆翻耕入土。经过腐熟后,秸秆碎将成为优质肥料还田。
??谑星砩礁5局种不?,联合收割机将秸秆碾碎成粉末还田。
“秸秆还田后,用尿素、秸秆腐熟剂跟泥土或沙子混合,然后撒到田里,放水漫过秸秆,浸泡7至10天后,再通过机器深耕深翻,把秸秆翻入地下?!笔信┘贾行淖腋嫠呒钦?,秸秆腐熟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益活性菌,提高作物抗病性,此外,利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亩地可节省50元至60元的农药成本,水稻产量能提高10%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高秸秆还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推广水稻秸秆低茬收割粉碎、旋耕混埋及犁耕深翻等还田技术。”??谑信┮蹬┐寰窒喙馗涸鹑吮硎荆衲?,??诮φ┳魑锝崭炎酆侠寐蚀锏?7%以上,并加快各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收储点建设,带动更多农户成为绿色循环农业受益者。
6月5日上午,天气晴好,在??谑星砩角芍菡蛄肽洗逅抗现种不兀该と苏米判√吃诼繁叩奶锏乩锘厥张┠?,他们赶在丝瓜种植完毕后将农膜一一回收,以免耽误下一造水稻的种植。
“废旧农膜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不回收利用将造成浪费。”海南天明农业环??萍脊煞萦邢薰鞠殖「涸鹑私樯?,经过清洗、压缩后的废旧农膜可被加工成聚乙烯再生颗粒,“二次加工”后,可制成塑料箱、塑料绳、喷滴灌溉设备等塑料制品,实现资源再利用,使农膜真正“变废为宝”。
“??诩窘谛耘┠せ厥樟拷洗?,多集中于每年6至7月冬季瓜菜收尾之后”。??谑信┮蹬┐寰挚平炭葡喙馗涸鹑烁嫠呒钦撸褂门┠つ芄槐K?、保土,提高肥效,但残留的农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地膜留在土壤中,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吸湿性和通透性,继而影响作物出苗,导致减产。
“目前已在全市建成3家废旧农膜回收点,在连片的田洋以及种植农作物数量较多的乡镇建立临时回收点21家,专门回收农户自行拆下的零散农膜?!焙?谑信┮蹬┐寰挚平炭葡喙馗涸鹑吮硎?,海口下一步将构建“农户零散收集、乡镇集中储运、企业回收处置”的农膜回收体系,全面推广0.01毫米以上标准地膜,并建立推广使用机制,引导农民逐步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预计到今年底,农膜回收率可达到83%以上。
绿色防控技术多点开花
塑料棚变身防虫网、路边竖起杀虫“好帮手”……在??谑薪嫉奶锛涞赝罚ü乒懵躺揽丶际?,更多农户成为绿色循环农业的受益者。
在??谑忻览记永痔锍D晔卟嘶?,菜农陆超玉种植的叶菜迎来丰收?!罢庖慌“撞酥柿坎淮?,还长在地里就已经被老客户订走了?!甭匠穸读硕恫艘?,露水四溅,她告诉记者,自己研制的“水肥一体化”设备能更好地雾化肥料,最大化发挥出肥料的作用。
??谑忻览记永痔锍D晔卟嘶?,菜农喷洒有机肥。
在陆超玉的菜地边,一盏盏形状特殊的太阳能杀虫灯整齐伫立。这些太阳能杀虫灯白天吸收光能,夜晚开启后,会吸引飞蛾等具有趋光性的害虫“自投罗网”,实现了绿色种植?!坝蒙咸裟苌背娴坪?,农户购买农药的成本大大降低,药打得少,蔬菜品质好了,确实是一举两得?!焙?谝R恫肆死硎鲁こ谭藉俳樯?,他们将持续扩大??诮际卟说闹种裁婊晟婆潘档然∩枋┙ㄉ?,指导菜农增施有机肥,并通过实施轮作等方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海口市农业农村局和??谝R恫肆送ü锘固?,降低菜农的种植成本,提高了叶菜种植质量,让??谑卟酥种不嵌苑⒄孤躺┮狄哺有判穆?。
在??谑辛蛭逡谎蟪D晔卟松乩铮刈呕雷叩教锛?,可以看到四周搭建着高2米左右的防虫网,不仅如此,绿油油的豇豆菜苗间,均匀地分布着黄色、蓝色诱虫板,格外显眼。蚜虫和蓟马作为豇豆主要虫害之一,防治向来困难重重,但在防虫网和黄蓝板的“守护”下,以往收获周期短、农药使用量大的豇豆种植向“绿”转变。
??谑辛蛭逡谎蟪D晔卟松?,农户检查在豇豆区中放置的粘虫板。
“相较传统的种植法,采用绿色种植技术产出的豇豆每亩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0%以上,产量高于露天种植20%以上?!焙?谑信┘贾行母呒杜┮帐μ房锝樯埽缃裎逡惶镅蟮聂古┎屑觳夂细衤蚀?00%,每年不仅可以多收获5至6茬,品质也比以前好得多。用上绿色防控技术后,土壤有机质明显提高,长期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降低等问题得到缓解,豇豆种植季过后,防虫网还能派上用场,继续守护着小白菜等叶菜生长,五一田洋也从原来的“稻菜”两茬轮作模式变成了“瓜菜-叶菜-水稻”三茬轮作模式,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串起生态循环种养链
“对我们来说,牛粪可不是废物?!?月13日上午,在海南晟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蚯蚓房内,一堆堆刚收集上来的牛粪成为蚯蚓的“温床”,牛粪下,紫电蚯蚓在此静静发育。
对于蚯蚓来说,生活中的园林垃圾、禽畜粪便、秸秆残渣等不易处理的农业废弃物,经过处理池发酵后,都能成它的“美食”和“生长基床”。如今,蚯蚓产业已形成消化闭环:吃下秸秆的蚯蚓,吐出的是有机质,蚯蚓粪加工成有机肥,蚯蚓活体可以用作饲料和中药……能改良土地品质的小小蚯蚓,在??诖鹨惶跎分盅?。
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蚯蚓生长基床。
“农户自行把秸秆归集到田边或路边,由公司统一收储运输,一亩地可换100斤蚯蚓有机肥。若农户自行收集运输至基地,每2吨多奖励300斤蚯蚓粪,如果各村集体组织收储运达到30吨,可额外获得1吨有机肥的奖励。”海南晟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诟飨缯蚺┝址掀锘厥展ぷ鞯悖迕窨梢酝ü晕锘晃锏姆绞?,用秸秆、瓜藤枝条等“农林废弃物”,换得蚯蚓粪有机肥。目前,该公司与甲子镇4个村集体合作开展乡村振兴蚯蚓育苗合作项目,把秸秆、农林废弃物、畜禽粪污作为育苗原料,让农户稳定、持续参与到秸秆综合收集利用工作当中。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谑信┮蹬┐寰窒喙馗涸鹑私樯?,近年来,海口大力推广水稻秸秆低茬收割粉碎、旋耕混埋及犁耕深翻等单项或复合集成还田技术,从源头上实现秸秆“以用促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多点开花,全面推动农业产业高水平绿色发展。(记者黎越 图片孙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