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元包过夜一条龙一般多少钱,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200一晚同城约茶,100块钱的快餐小姐

屯昌: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
发表时间:2024-12-03 来源:海南文明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近年来,海南省屯昌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风文明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紧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在落细、落小、落实上持续用力,加强宣传引导、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手段载体,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

强化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群众健康文化生活

宣传引导式推进移风易俗的首要任务,屯昌县坚持以正面舆论引导为主,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一是多层次宣传?;钊胂缯蚺┐寤悖吵锱袒罡骼嗾蟮刈试?,开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巡回宣讲汇演活动,推动移风易俗“触角”向“小阵地”延伸,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充分运用乡村大喇叭、微信群、村务宣传栏等多种载体强化宣传“七禁止一杜绝”,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全方位宣传。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道德讲堂、乡村舞台等阵地资源,深入推进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改造升级革命烈士陵园、南田起义旧址等红色教育场所,不断营造移风易俗工作宣传氛围,实现了移风易俗宣传在文明实践阵地“抬眼即见、触手可及”。三是多形式宣传。精心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常态化开展文体下乡惠民活动,大力开展“送戏下乡”“全民阅读”“书香节”“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一场公益电影,举办“村VA”乡镇排球联赛等多彩文娱活动,以实际行动引导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新风俗、新风尚。

合理化配置资源,倡导风清气正文明新风

屯昌县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认真落实上级要求,开展各镇民间信仰神祗情况排查摸底,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建立刚性约束制度。组织开展农村所谓“大师”的排查、登记造册工作,并将其纳入综治管理。加强对利用互联网上封建迷信信息的管控处置。对有关活动进行正面引导,如在新兴镇坡利村、塘尾村,坡心镇海株村,引导群众利用“补龙镇灯”活动结余款分别建设村教育基金会和乡村道路。同时以“周一找问题、周三抓整改、周五强督导、周六出通报”常态化、不间断的全周期工作模式,成立联合督导组,对全县666个自然村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等现象进行督导,并指导和督促各镇各村完成问题整改,通过狠抓人居环境铸就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二是强化干部带动。紧盯基层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求其以身作则,不仅自己带头旗帜鲜明倡导移风易俗,还负责宣传督促亲属、朋友转变思想观念、践行文明新风。对违规违法开展封建迷信活动行为予以查处,对相关党员干部予以党纪处分,为广大群众树立榜样标杆。三是强整合织牢志愿服务体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者为基本支撑力量,协调整合妇联、教育、医疗等相关部门和行业人员力量,组织乡镇、农村、社区干部广泛参与,打造“无微不至、无孔不入”志愿服务队伍;巧用“小屯妹”“大昌叔”屯昌城市卡通人物形象,作为志愿服务品牌名称和标识,构建对志愿者有感召力、基层群众易接受的亲和形象。组织志愿者对服务区域内困境群体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明确“一对一”“一对多”服务责任,构建定时、不定时服务机制,对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即时记录在案,压实各方职责,打造“县-镇-村(社区)”全方位志愿服务体系。

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推动移风易俗常态长效

倡导移风易俗,是转变群众落后习俗和行为的关键。屯昌县结合农村的地方特色和风俗习惯,通过推动村民自治、志愿服务、“两会一约”制度等措施,带动农村“民风”的转变,形成新风正气传开的生动局面。一是做实矛盾化解实现“调解销号”。强化村级治安力量,开展社会治安防控和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流动警务车驻点覆盖人口密集重点区域,并建立了一支59人组成的公安应急处突力量,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同时深化综治“雪亮工程”应用,发挥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前端视频监控640个点位作用,在全县主要路口路段24小时紧盯,不断挖掘涉赌线索苗头,同时配齐配强191名网格员队伍,落实工作补贴,组织开展全天候、全时段的排查巡察,排查违规违法苗头,及时发现和报告情报信息,尤其是推广打造“大昌叔”调解室,择优选拔具有业务专长,又擅长矛盾调处、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官、警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律明白人等人士成立调解团,制定调解员“菜单”,推动“点单式”调解,实现了管控到位,防治有效。此外,将村(社区)两委班子、法律顾问、网格员等力量纳入调解队伍中,发挥好法律顾问作用,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坚持“提前预防、主动介入、及时化解”,主动调处辖区内矛盾纠纷,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是夯实乡村自治助推“人人参与”。屯昌县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推进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着力推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天价彩礼、推广孝老爱亲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重点内容,继续广泛应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方式,曝光不文明行为,或表扬点赞文明乡风引领者,推动形成监督互促、共创文明的浓厚舆论氛围。同时强化“积分制”示范推广,将移风易俗内容作为积分统计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结合板凳调解室,以及“小屯妹”咨询台、“大昌叔”调解室品牌打造,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实现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家家事”、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三是推行“两会一约”机制。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进行评议并进行宣传教育。全县124个村(居)委会均已将“七个倡导”活动融入“两会一约”工作。各村(居)“两会一约”领导小组通过定期召开道德评议会,并借助道德“红黑榜”褒扬先进、曝光落后,引导农民向好风气好典型看齐。2024年全县各村(居)委会召开道德评议会议共841次,评议人数总共人数673人,其中红榜616人,黑榜57人。通过红白理事会,落实红白事报批制度,改变红白事、军坡等大操大办的不良习气。(屯昌县委文明办供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