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坚持深入贯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海南文明岛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在党建引领、文化建设、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充分发挥各个村镇的特色优势,全面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全域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党建引领,夯实文明村镇建设之基
乐东在文明村镇创建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的建设作为推动文明村镇建设的核心力量。荷口村创新性推行“1+1+N”风险防控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划分,将整个村庄编织成了一张紧密有序的管理网络,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网格管理的深度融合。千家镇党委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在文明村镇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持续深化主题教育,全方位提升村干部的政治素养与政策理论水平。大安镇只朝村坚持把文明生态村建设这条主线贯穿乡村振兴工作始终,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提升乡村治理,使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佛罗镇丹村以党建为引领,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的组织动力。利国镇通过党委搭建优质平台,成功建成热沐吧等大型花梨木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产业。
文化铸魂,培育文明乡风之根
乐东注重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荷口村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协同作用,积极整合风险防控网格员、警务助理、法律顾问、志愿者、乡贤等各类资源,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千家镇深入实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引导与约束作用。只朝村充分利用乡风教化资源,积极开展“四爱”卫生大健康行动、重点人群“六治”专项活动、道德“红黑榜”和“四美评比”活动。丹村大力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持续加强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村广播室、村民广场等文化阵地建设。利国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坚决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友谊村充分利用依山临江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多元产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槟榔、玉竹等南药种植产业,同时做足水资源文章。
基建固本,助力乡村振兴之力
不遗余力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荷口村实现了村级事务的在线治理与线下网格的深度融合,仿佛为村庄装上了“智慧大脑”,进一步提升了示范点的智治管理水平。千家镇在乡村振兴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千家镇落地生根。只朝村完成了9公里村道拓宽、15公里硬化道路、1800亩整治田洋,实现污水处理工程全村覆盖。丹村建设打造白水曲尺湿地公园、三角公园等生态休闲场所,为村民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利国镇积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56.2万元,用于实施农村道路硬化、路灯安装、排水管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友谊村大力发展槟榔、玉竹等南药种植产业,同时做足水资源文章,养殖昌化江的淡水鱼、虾等。
治理创新,构建和谐家园之策
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荷口村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协同作用,积极整合风险防控网格员、警务助理、法律顾问、志愿者、乡贤等各类资源,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千家镇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构建起“党建+网格化管理+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只朝村采取清单制和积分制工作模式,深入开展“1+10+N”包片包村包点包户人居环境治理机制。丹村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紧密结合本村实际的乡规民约。利国镇积极探索“一核五治+N”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紧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一条主线”。友谊村组建党员先锋队,积极投身春耕生产、环境整治、防汛抗旱等中心工作。(乐东县委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