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海南省定安县积极抓好村级建制调整“后半篇”文章,通过治理文化的推陈出新,实现了村居文化的融会贯通,焕发出崭新的活力。这一变革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的动力。
建设新时代村居治理“外立面”
定安因地制宜,在大山村“水塔咖啡”成功案例基础上,在百里百村区域结合乡村咖啡+乡土文化+乡野环境+乡味美果+乡创产品,借助新时代文化赋能,将水塔咖啡文化打造成定安独特的旅游文化符号,也为定安的村居治理工作开辟了新路径。同时,定安围绕清廉自贸港建设主线,将清廉村居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监督质量的主阵地,通过挖掘各镇各村自身特点积极开展清廉文化阵地建设,以村规民约展示、文化走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等形式,进一步推动清廉元素全方位渗透,努力构建“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清廉建设工作格局,不断擦亮乡村振兴廉洁底色。
开展新时代村居治理“趣活动”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村居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推动村居治理现代化,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定安通过“1357”模式,举办了一系列充满创意与趣味的活动,通过持续深化“大榕树下话初心”“红色小小讲解员”等宣讲品牌,融合琼剧表演,打造“宣讲+”模式,在大榕树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持续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活动,面向基层和群众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式宣讲活动70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4.5万余人次,展现了新时代村居治理的新风貌。
打造新时代村居治理“新规矩”
定安通过打造新的治理规矩,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自治组织架构,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议事规则”和“议事机制”,村里大小事务均须经过村民议事小组公开讨论,民主表决通过后方能付诸实践,这一重大举措有效推动村居治理现代化,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目标。同时,定安创新将“宗祠”改造成“文化礼堂”,通过设计上凸显“红色元素”弘扬主流价值、活动上深耕“民俗元素”丰富群众生活、汇演上激活“文明元素”体现当地温度,建设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文脉,提升乡风文明。定安新时代村居治理“新规矩”的实践,不仅推动了村居治理现代化,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定安县委文明办供稿)